作者:贾兆鹏(玉渊潭中学)
从小,我就非常热爱音乐。不知道为什么,每当我听到那委婉的旋律,那一个个音符在我心中舞动时,我就兴奋起来。还记得童年时,我非常内向,不愿意出去与别的孩子玩,家里人也不放心。但他们也深知我在家无聊,便开始教我唱儿歌,第一首会唱的歌是父母一句一句教出来的《找朋友》“找啊找朋友…”尽管这件事已经过了好几年,但歌词、旋律我仍然记忆犹新。之后,我便经常缠着爸妈教我唱儿歌。
在我七、八岁那年,父母因为出差,只好把我送到爷爷奶奶家。当时,那古铜色的桌子上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时放的是一首《黄河颂》,激扬的旋律、华美的乐章,我仿佛看到了波涛的黄河,那混杂着泥沙的巨龙,让我震撼。之后的我,便也爱上了这些旋律。那台收音机,便成了我当时最大的财富。还记得有一天的中午,我在收音机找到一首《十五的月亮》,刚听几次后,我就上了瘾。但谁知道,收音机竟在这时候停了电,通过门缝,我看见爷爷房间里亮着一盏灯,正在我犹豫不定的时候,脑中突然响起了刚才的那首歌。我破门而入,便看见被我吵醒的爷爷恼怒的盯着我,我知道这次闯了祸。但爷爷看我那副样子,没打我也没骂我,还帮我修好了收音机。看着收音机“死而复生”,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听音乐成了我的家常便饭,当时我用自己的手机,听着世界各地的流行歌曲。一首《回家》引起了我对家的爱;节奏轻快、旋律优美的《suger》,让我情不自禁的摇起头沉浸其中;声音短促有力,富有诗意的《南山南》,让我仿佛看见了南山下作曲者的忧伤。有时,就连一曲纯音乐都可以让我流连忘返。
那段日子,音乐渐渐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想,每一首歌,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是他们灵魂的一部分,而我,对这一篇篇乐章,就像饥渴的人渴望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