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义林(首师二附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固然早已有先见之明:唯有心在焉,方能做成大事。而心在焉,即是对追求目标不屈不挠的恒心。
心要在焉,才能拥有追逐梦想与事业的动力,从而产生强大的意志力,助自身一臂之力,来达成目标。如同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一般,心早已与祖国融为一体,才能够从容面对“夜不能寐”的牢狱生活,坚强挺过“与世隔绝”的软禁时光。中国人对祖国的感情,绝非是强调个人的美国人所能理解的,钱学森的心在于宛如新生婴儿般的新中国,只想运用自己的学识,化为共和国最坚实有力的臂膀。这般热忱给予了他最强大的动力与意志力,令他经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而屹立不倒,终能跨过大洋,与万千有志游子一同,令祖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无独有偶,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千千万万个钱学森般的勇士,心在于贯彻自己的信念,心在于追逐自己的梦想,心在于将全身心投入至自己所热衷的事业中,而冲破重重阻碍,更有甚者不惜将生命置之脑后,才创造出那些可歌可泣的壮举与奇迹。心在于对真理的执着,哥白尼才能直面教会的烈火,心在于对故土的热爱,希腊人才能无惧波斯的千万大军,心在于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关长云才能无视曹操的利诱,人非圣贤,有谁总能不屈于威逼,动心于利诱!但是,面对自身心之所向,恐吓与利益已如蝼蚁般软弱无力,追逐内心真正所向往的地方,才是在人生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理由,为抵达这个终点,我们必将产生巨大的毅力,将困难踩至脚下,反之,假如心猿意马,处处心不在焉,后果则将不堪设想。
画蛇添足这一典故想必各位耳熟能详。细想,为何画蛇最快之人失掉了嘴边美酒?正是由于他心不在焉,并不在画蛇,而是炫耀,最终落得这般弄巧成拙的下场。该人失去的,只是一杯美酒,损失仍未重大,只是误了一事。更多时候,心不在焉更可能误人,乃至误国。倘若孟子未从断机杼之中吸取教训,心仍不在于学习,那么他只乃一介废人;倘若李煜心在于朝政而非享乐,则一代王朝不会就此湮灭;倘若官员心不在于为人民服务,则整个社会可能陷于混乱。心不在焉,失去了对本职本分的专注,自然难以成事,更甚至于危害他人。
心的在焉与否,实质是考验我们对自己,对他人的负责与否。无论何事,时日一长,心会产生倦怠懒惰之心。如果我们并未向惰性低头,保持心中的热情,冲动与干劲,不为坎坷与挫折所浇灭,那么必然能登上梦想与事业的高峰。相反,一旦我们退缩,任凭惰性情肆虐,则不仅一事无成,便可能跌入低谷。然而,能保持心中的火苗持续燃烧的方法,唯有用勤奋克服懒惰,才能令心在焉。是进是退,我们心中的天平自由定数。
反观当下,为何招聘会总是人头攒动?正是由于他们心不在焉,不在对学识的渴求,仅将大学视为追名逐利的工具,心不再学习这一人生的根本,便无法得到进步之道,又谈何谋求好的工作呢?只可能令团体与企业蒙羞。这也正是为何他们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般浑浑噩噩,他们的心只在于追求不到的物质的享受,也就失去了生活的热情。
唯有心在焉,才能充实自我,才能追求目标这一道路中,冲破阻碍,跨过荆棘,以抵达自己所向往的那一终点。
评语:作者运用“六六顺”方法行文之后,文章大有改观,中心明确,内容丰富,思路能打开,同时语言意
蕴文采还不足,倒数第二段不够严谨,有些绝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