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远(20中学)
雨纷纷,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中多了这样一种人,家乡在农村,却常年在大城市生活,工作。没有防备地把他乡当做故乡。如今,故乡在沦陷,精神在妥协。
首先,故乡沦陷的最大因素,是人们对大城市方便舒适,光鲜亮丽的生活的向往。年轻人来到城市打拼,将自己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创造出财富,发挥自己的才能,献身于国家。这一点首先是正确,当你是把他乡当做故乡却是一种扭曲的心理。故乡不是一个地点,而是由父母,朋友,亲人构成的生活圈,对你知根知底,嘘寒问暖。故乡是一种童年记忆,这种情节是根深蒂固的,只有回到故乡,见到故人故景,这些回忆会涌上心头。故乡可以给你一种冲动,让你在火车上用几天几夜的时间回到那里,即使是站票,但当你迈进了家门说出那句爸妈我回来了的时候,你的疲惫全无。反观大城市,就北京而言,他既是包容大度的,也是冷酷无情的。他只需要你的能力,你的努力。但当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梦想,他便会残酷地,没有一丝怜悯地把你扔出去!胡同,四合院,皇城小吃……这些是一种城市文化,并不代表你吃过,见过便可以大肆炫耀“我是北京人”。这样的城市不是故乡,他给不了你归属感,他只是一个充满冰冷的钢筋水泥的地方。倘若故乡沦陷,模糊了界限,当你举步维艰时,你又该到哪里寻找依靠呢?当你束手无策时,你又该流到哪里倾诉心声呢?当你身心俱疲时,你又该到哪里休憩靠岸呢?
当然,故乡的沦陷,不只是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也有故乡自身的变化。每一座城市的崛起都十分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便可让农村脱胎换骨,改变期间,故乡也变得面目全非。试想,回到故乡的人,看见翻天覆地的变化,毫无诗意的钢筋水泥,昔日玩耍的沙地变成了经济开发区,门前的老树也只剩盘踞的树根,记忆开始骗人,你每年回到故乡,可越来越找不到故乡。这在当下的社会是合乎情理的,只有经济的增长才会让人感慨,并不会有人关注你的去国怀乡的情愫。这样的故乡难以给人一厢情愿但固执的寄托。不会给人情感的皈依和精神的佑护。
愿在变速发展的今天,故乡可言放缓脚步,留住曾经的温暖与馨香。在形貌不可避免的变成狰狞冰冷的钢筋水泥的时候,游荡的灵魂不要变得荒芜无所依。
评语:文章大有改观。作者能分析故乡沦陷的原因,并阐述故乡沦陷的危害后果,进而强调故乡对每个人
的意义,价值,分析深入,参观,行文的意蕴丰富了很多,有一定启发性,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