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乃澎(八一中学)
故乡是孩童的摇篮;故乡是灵魂的栖息地;故乡是一阵风,吹在我们的身旁。我的故乡,北京城,正渐行渐远。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北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的故乡。春天的柳絮,冬天的糖葫芦,伴着北京常有的风。追着蓝天下飞翔的纸风筝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肆意奔跑。这就是我印象里的北京城。
几年中,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小时候的我为其感到兴奋,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再蓝的天空,充斥着汽车的花园,建设中的工地,故乡,越走越远。
故乡沦陷的沉痛,是摧枯拉朽的建设带给我们的精神反思。现代化建设的锐意发展势不可挡,民生不在被人们所关注,取而代之的“日新月异”成了浮于表面的社会繁荣的象征。失去了寻常的景观,人们再也无处休憩心灵,只得匆匆忙忙地喘息着寻找自己的去向。雾霾遮住了蓝天,也蒙蔽了过于现实、争名逐利之人的双眼。那印象中追风筝的胡同,如今又安在?
我并不排斥现代的生活,但我反对为了过现代化的生活,而将传统的民族文化,灵魂的纯真和记忆通通抛弃的做法。这种你死我活,破旧立新的斗争哲学,实在是对于记忆中的故乡的一种深深的伤害。
我们将北京视为故乡,源于我们扎根于此,北京对于我们有这一种熟悉的味道。当四合院中孕育的浓浓乡情,消逝于千万幢拔地而起的广厦时,北京人,便彻底失去了那唯一不变的牵挂和精神支柱。
若北京继续如此沉沦,故乡文化,又该如何传承,生长在雾霾天和大都市的孩子们,是否看得到“北冰洋”和“前门”,而不是听于父辈才得以了解呢?
故乡,倘若我们再不保护,它便彻彻底底的消失了。别让我们的印象被现代化的建设所取代,别让我们孤单的灵魂无处安葬!故乡,故乡!
评价:赞!文章大有改观,写成了一篇抒情性散文,表达了对故乡沦陷的伤痛与慨叹,有前后对比。行文的
意蕴浓郁了不少,予人警示与启发,内容还可更丰富一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