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学生作品 > 高中 > 正文
高中

【高二·故乡的悲哀】崔旭萌(人大附中)

时间:2015-01-23 19:14:10上传者:国思访问:

    作者:崔旭萌(人大附中)

  “终于可以回老家了!”我兴奋地在电话里告诉你。“哦,是吗?到时候你可别失望啊。”你在电话那边似是漫不经心地答道。我顿时有些生气:“怎么会失望呢!我三年没回去了!重新见到故乡的感觉多好!”我听见你不可置否地轻笑,挂断了电话。

  然而当我满怀希望与怀念回到了家乡,第一眼望见的便是处于市郊的家的附近涌现出的高楼大厦,就像是四周竖起四面高高的,坚不可摧的墙,将人圈在近乎封闭的空间里给人压迫感让人喘不过气;曾经闲时会去的书店,咖啡厅地被替换成某家连锁公司的写字楼,温馨的橙黄色灯光被粗鲁地调成如白昼般刺眼的亮度;家门口的乘铁已经完善,呼啸而过的声音却让我心烦气躁;最喜欢走的环路也被拆除重修成整齐的街道,方方正正的让人感到被束缚,不适应之感油然而生;甚至人们走在街上不在露出微笑,木然、谨慎、提防仿佛已变成人们最平常的表情,仅仅机械地奔向目的地,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们的背脊……整座城市被陌生与冷漠包围着。

  这不是我的故乡!我法子内心地大喊着。我所熟知的故乡是五毛钱一根冰棍的小卖铺,是学生们凑在地上弹的玻璃珠、扇的片几,是家门口那个伴我十年光阴的老树,是小区里几个孩子一起骑自行车的约定,是到处可见的印有虹猫蓝兔的气球,是我童年的陪伴,是我最亲密的爱人。

  我终于明白你所说的“失望”是怎么一回事,我也想起你曾说过的北京的变化,胡同,四合院这些文化遗产的消失、摩天大楼的平地而起、街坊邻里的和睦融洽变成提防猜疑、透明澄澈的蓝天转眼变成布满阴霾的灰色,甚至我听说,一位诗人的故居被拆,代替它的,是一家五星级豪华酒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发展中城市的人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悲哀,他们只顾高兴地搬进新的大房子,他们换上刚刚上市的智能手机,他们出入高星级酒店,他们投入到信息量巨大、更新速度快的网络时代里,他们越来越懒惰,甚至懒到不抬头与对面的人打一声招呼,故乡对于人们好像只是一个标签,身处在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子里不肯跳出来看看这个大集体正面临怎样的无奈。就像冉云飞所说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却只有离乡的人才懂得珍惜,但他们却再也找不到故乡的痕迹,得到的只有“笑问可从何处来”的苍凉,和只能加上一个“曾经”前缀的回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月亮仍是那个月亮,天空还是那个天空,本心仍是本心,故乡去哪儿了呢?

  再也回不去了。

评价:文章采用欲扬先抑手法,通过对比写出了故乡沦陷后的悲哀,表达了作者无尽的叹惋与伤痛。文章
        的议论抒情方面还应更上一层楼。加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zuopin/xueshengzuopin/gaozhong/2015/0123/5450.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