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振林(北达资源)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沉潜过冬,才能迎接春的到来。如果把成功比作春的黎明,沉潜便是寒冷冬夜,养精蓄锐,积聚力量,方能投入成功的怀抱。
光滑的冰层,尖锐的冰凌,阻碍着脱离冰冷的海水迎来阳光的路,臃肿笨拙的企鹅却懂得沉潜,将自身投入寒冷与黑暗之中,忍受海水的煎熬,待到时机成熟,迅猛向上,终投入光芒之中,企鹅的成功之道,道出了沉潜的重要。在我们的人生之中又何尝不需要沉潜呢?
沉潜,是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纵观历史,又有哪一个杰出人物的成功离得开沉潜的奋斗?法布尔完成《昆虫记》历时三十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十八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花费十七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江万丈,非一川之功。长久的沉潜,身后的积淀,才酝酿出这史诗般的篇章,永垂不朽。他们是领域的佼佼者,不懈努力,厚积薄发。因为沉潜,才跃上如此高度。
沉潜,是面对苦难不低头的坚守,失去光明,你能否自心中寻求光明;丧失挺立,还可否感受音乐的魅力,没有自由,又何以飞往宇宙的尽头?海伦凯勒双目失明而著《给我三天光明》,贝多芬双耳失聪坚持创作,完成著名的《命运》交响曲,霍金身体“渐冻”全身只能活动三根手指,但他不屈于命运,用心沉潜,用思想挣脱身体的束缚,登上无力学又一座巅峰。处于苦难之中不是自暴自弃,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于沉潜之中,积蓄力量,把痛苦化作向上的冲力,如同那十年动荡所催生出那一篇篇空前绝后的佳作,坚守于苦难之中的沉潜,驱使人走向成功。
沉潜,是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人生难免有起有落,起时沉静落时不惊,专心致志,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倘使企鹅醉心于海面的浮光,而不是去沉潜,当表面的华丽褪去,剩下的,不过是冰冷的海洋无情地吞噬着渺小的生命,将自己葬在美丽的泡沫之中。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鸣惊人之后,不在潜心写作。频频出席各类活动。终作品水平下降,在公众眼中淡去,而诺贝尔得住伊姆雷凯尔泰斯,沉潜写作五十载,甚至在获奖之前,世界名人录都没有他的名字,所以成功,源自心无杂念的沉潜。
蝉虫沉潜地下多年,鸣声响彻夏天;河蚌隐忍砂砾煎熬,孕育出闪亮的珍珠;梅花淡泊而不与百花争艳,沉潜于三季。万物凋零之时独自盛开。今天的沉潜,为明天的绽放。
评语:文章虽然采用了是三段论,但材料与观点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文章写得颇有气势,雄浑有力,排比
举例,正反对比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议论说理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