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父母一起去植物园后山的卧佛寺烧香。伴着明媚的阳光,一蹦一跳地来到山脚下,抬头向上望去,只觉得光滑的石路亮的耀眼;池塘里的水很清,鱼很好看;院里的香味很好闻,而且也很安静……那时的我,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轻松地参透到了寺中一切美的所在。
但后来,我长大了,心渐渐被各种的作业知识所填满。每年的烧香被我视为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池塘里的水草打着结,太乱;院子里的香味有些浓重,太腻;墙上的油漆有些斑驳,太破……时间慢慢的带走了我对它的喜爱,留下了无尽的乏味与厌烦。原本美好的它,在我看来却变了一副模样。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去卧佛寺烧香的时候。很不巧,那天下起了绵绵的细雨,这使得原本寒冷的天气变得更加潮湿难耐。这样的天气应该盖上温暖舒适的被窝才对嘛!可是老妈的态度却十分坚决:就得今天去!无奈之下我只好把自己裹得像一个粽子一样,撑着伞和父母出了门。
又一次站在汉白玉石路前,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可今天再次踏上它,心中却满是抱怨和牢骚。石路被雨水打湿,呈现出有气无力的浅灰色;雨点打碎了池塘平滑如镜的水面,洗去了庙宇中应有的祥和。
爸妈扔下我去殿内烧香,我只得一人百无聊赖的在院子里转悠,走累了就站在宽大的飞檐下,看着眼前薄薄的雨幕发呆。突然,四周安静了下来,我好像什么也没听到,又好像听到了许多。静下心来仔细辨认,渐渐的,我听到了那失落已久的檐角铜铃发出的清脆悠扬的声音,美妙的音乐在寂静的院子里回荡了很久;我看到了院子一角的黄腊梅枯瘦的枝干上,无声的怒放着的花朵,清新淡雅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我感受到了寺院久违的庄重宁和。
一缕香气被雨中略带着泥土的苦涩的味道衬托着,脱颖而出,是檀香的味道!浓而不腻,与殿内静卧的大佛一起,营造出了庄重安宁的气氛。
我禁不住欢喜起来,我又找到了记忆中的卧佛寺。这么多年来它一直静静的座落在半山腰,从未改变。只是我的心境变了而已。内心飞扬的沙尘蒙住了我的心,也遮住了我的眼,所以我再难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了。
我这才恍然明白,只要静下心,就会发现自然之中藏匿于细微之处的美。其实“细雨湿衣”并非看不见,“闲花落地”并非听无声,而是我们没有静心倾听。只要静下心,再细小的湿痕也能发现,再细微的声音也能听清。
慢慢地走下山,站在山下,我再一次如小时候一样,抬头向上望去。一条光洁的汉白玉大道横在眼前,上面的雨水反着光,整条路看上去是一束飘落到地上的月光;路的尽头,是被雨水冲洗一新的琉璃牌坊,正闪着点点水光;路两旁的古柏,仍旧站在那里守候,墨绿色的身影在雨中更加挺拔秀美……
我微微一笑,转身前行。
评语:文章通过观瞻卧佛寺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写出了变化感,中间部分对自己静心观察感受到的景物进
行了较细腻的刻画,呈现出了立体感,结尾的点题自然,尾声余韵悠长,很好的完成了本期训练任务,
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