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普通的大理石。
经过雕刻家一刀一刀的雕刻,雕像逐渐成形,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询问雕刻家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他道:“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细细想来,“心中的天使”应该指的就是雕刻家心中美的灵魂吧,他通过刻刀,把自己对美的感悟寄于一件件作品上。由此可见,腐朽是可以化为神奇的,只是需要一颗会钻研美、创造美、认识美的心。
正是由于孜孜不倦的研究,才有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泥土,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东西,不引人注目。而我们智慧的祖先,却在不断的摸索与尝试中,将它捏成造型、阴干,成了最早的陶器;随后,又不断改进配方,为它涂上釉,以高温烧制,再画上图案,成了在当时以致现在都为世人所赞颂的瓷器。而谁,又会想到,它原本只是一块豪不起眼的泥土呢?我们的祖先将它们一次次成功、失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与钻研的精神融入在这一块块泥土中,仿佛赋予了他们生命,在高温炙烧后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正是有了这种钻研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精彩纷呈的特有的瓷器文化。
假如没有想象,我们的生活将会黯淡无光。新闻曾报道过老北京特有的民间艺术“毛猴”,他们姿态各异,表现出各种生活场景,如骑车、卖糖葫芦等,栩栩如生。那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原来它是用蝉蜕的头做毛猴的头,用玉兰花的骨朵作身子,又用蝉的爪子做四肢,再加以创作,使它“做出”不同的动作,表现出不同的场景。如果没有民间艺人的奇思妙想,哪有现在的毛猴;如果没有这些奇思妙想,哪有我们多姿多彩的世界。自从人类学会运用想象力,我们才有了种种发明与创造。
爱钻研的心,爱创造的心,固然是创造一件艺术作品的必要元素,但没有深刻的对美学的认识,也无法做出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作品。试想,如果没有几十年来对诗画的浸润和对虾的观察,齐白石也不会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一幅活灵活现的虾图;如果没有少年时一次次观察,描绘鸡蛋,达芬奇也不会因他的一幅幅对光影运用得当的作品而闻名世界。没有自身的美学修养,手艺再好的雕工也成不了大师。可以说,要完成一件作品,对美的认识、钻研、创造,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实,我们自己,也正如未经雕琢的石料一样,看似普普通通,只有经过人生的雕琢,才会被激发出内在的光华,如艺术品一般引人注目。不过,只有自己端正了对美的认识,坚持修炼自己,再加以创造,才会成功,反之,则有可能成为一件失败品或复制品,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