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向着新的方向。发展求新是渴望改变现状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但若极端求新,弃长补短,却势必弄巧成拙。
兔子擅长短跑,这是由它先天条件决定的。而野鸭教练却硬逼着它学游泳,功夫费了不少,却毫无成效!而野鸭却还不明原因地嚷着:“我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加油!”真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取长补短,是成就自己个性,实现自己价值的有效途径。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仍是是否文理分科。我觉得,全面发展固然好,这是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目标梦想都有所差异,若强制让一个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钻研于枯燥乏味的理科习题;若逼迫一个钟情于严密推理的科学少年,成日哼吟着古色古香的散文韵诗,这必定适得其反!就像非让钱学森创作抒情诗,让徐志摩研究数学公式一样。埋没了梦想,也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只有努力让长处更长,短处更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大家熟知的季羡林,他深知自己“不敢为天下先”,便放弃政道,潜心文学。他作为北大教授,将自己的大多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图书馆。他常在书架前长久地研读各种史书、典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正是做到了“取长补短”,使得他讲的课也因此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同时氤氲着个人的全新的思考和感悟。让听者意犹未尽,受益匪浅。
不适当地取长补短,定会适得其反。北京,虽说是座“古城”,但现在却实难用“古”形容它。人文的东西越来越少,追求着奇装异服。失去了过去古韵老北京的面貌,放弃了实用的内涵,成为外国前卫设计师的试验品。古韵的北京被天价的设计费、天价的建设成本、天价的维护和实用成本所埋没。这样的城市建设,只是失败而盲目地取长补短,只是用别人的东西装点了自己又埋没在了其中。如此“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已。
唯有客观地取长补短,才能正确地取长补短,推动社会发展。从希腊出发的小船上,从雄京海盗的歌谣中,从工业革命的机器声里,似乎能听到取长补短的号角。就是正确的取长补短中,人类一次次突破自身的局限,开拓造路,成就当今的现代文明。
取长补短的意义,源于客观的判断,潜心的思考。是否拥有这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决定了人或国家能否前进。取长补短,是人和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