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学生作品 > 高中 > 正文
高中

【高三·脚踏实地,增话语权】张泽灵(北达资源)

时间:2014-11-22 14:01:48上传者:国思访问:
  作者:张泽灵(北达资源)

  聚光灯下,领奖台上,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欧美人向台下观众致意,向华人评委致谢,目光中透出溢于言表的敬意。这样的场面,是否让每一位华人感到由衷的光荣与自豪?

  设立“李太白文学奖”,无疑可以让这个场面立即出现在世人眼前,似乎可以立即让世人看到我巍巍中华重现昔日之光彩,似乎可以让我华人之言论让世人认可乃至推崇,似乎可以让我华夏文学大步跨进世界文学之舞台。

  可是,设奖,便一定会有如此影响吗?且不论我国的翻译工作者是否可以将海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之美妙,之文采,之意蕴,之文化背景原封不动地用汉语展现给读者,展现给评委,姑且认为有文坛巨匠精通多国语言和文化,可以公证地,全面地评判现世之作品,可单凭这奖由我国颁出就可增长我国文学与世界的话语权吗?若是当真如此,由某个弹丸之地颁出了“XX农业奖”岂不可以人气跻身粮食大国之行列?此种论调实属荒唐。

  若真想在某个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设奖与否绝非重点,真正重要的,准确地说是最为迫切的,是要提升国家在该领域的整体实力。君不见如今中国“浅阅读”泛滥,而真正有价值的“深阅读”问津者愈发减少。有人甚至道出:“近30年没有几本能看的书。”这话听来像是言过其实,可事实上中国文坛之现状与此相差无几。在这般状况下,谈何增加话语权?以此实力欲想屹立于世界舞台岂不滑稽?动脑筋想想如何提升当今华夏文学之实力并付出实践才是当务之急。

  诚然,这必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改造之路。花费的物力、财力,还有最重要的脑力必不会少,可若非如此,我中国文学欲以今日之颓态说话,岂不沦为别国的笑柄?

  回想我国史上那一位位文坛“泰斗”,那“初唐四杰”,那“诗仙”、“诗圣”,那“竹林之贤”,那“唐宋八大家”重温那一首首,一篇篇传世佳作,我当今华夏儿女难道不应为之汗颜!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想到,我辈应以百倍,千倍之努力为中国文学之发展而奋斗,重现昔日之光彩,乃至超越之,将我华夏文学发扬光大。

  是的,“李太白文学奖”的设立并非时下应当关注之问题。应当关注的,是脚踏实地,增强实力,发展文学,重现光彩。如此一来,话语权的增强,指日可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zuopin/xueshengzuopin/gaozhong/2014/1122/1704.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