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坛风波,发人深省,参赛资格取消,四年坚守梦想幻灭,消极比赛维护集体荣誉,是什么埋下恶果?惨痛的代价是运动员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看来,国际羽联判罚有失公允,这是规则制度问题,更是社会心态的问题。
白岩松在事后评论说:“一个好的规则,坏人都无法做坏事;而一个坏的规则,好人也会犯错。”这就是说规则对人具有诱导性,规则的不完善首先是抽签机制。无独有偶,去年百队杯足球比赛小学组爆出冷门,实力前四球队分到同一组别,只有一支队伍能够顺利出线。实力强弱竟与获胜几率成负相关,无疑是十分可笑的。极端情况一旦发生,何况未来对阵情况早已估料,渴望胜利应该,集体至上也应该,是不合理规则置人于两难之境,何言公平?何言竞技精神?讽刺的是,运动员消极比赛的违心之举不正是不甘落败,与“命运”抗争的体现吗?
人们开始质疑,体育竞技欲何求?所谓荣誉,不过是在金牌与金钱、地位之间的过渡语。一个小学生都能脱口而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精神却只沦为一句空话。从中国羽毛球队20年满含血泪的拼搏历程,我们不难看清,外界的压力,世人的冷漠使得社会愈加“现实”无情。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33岁高龄重返赛场,不顾伤病,甚至痛离祖国,只因为获得奖牌才能有钱为儿子治病。中国小将斩获金牌坦言家境终于能有所改善,朴实的字句却道出了社会的现实。运动员背负的东西太过沉重,梦想确是催人奋进的力量,现实就像一道道带刺的篱笆伤得他们鲜血淋漓,你怎么忍心把社会的罪孽加注在无辜的运动员身上?
如果我当真愤青一回,消极比赛始来久矣,国际羽联杀鸡儆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然而事已至此,辩白无益,付出血泪的代价之后,应当反思,反思运动员,是不是该从自我做起,尊重规则,带着镣铐舞蹈,也能展真我之风采,反思羽联,是不是该积极推动改革,排除万难,也能赢世界之尊重。反思社会,是不是该放得下商业利益的纠缠,拿得起非“拜金”的拼搏精神,也能助体育之发展,规则人定,社会人为,彻底根治,取决于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为了赛场不再有观众的嘘声叫喊,为了人们真正爱上羽毛球运动,轻巧的一挥拍定格在微笑与荣光,不再是功利与虚假,我呼吁用更完善的规则,更健康的社会叫停消极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