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几乎成了这个时代无法摘去的标签。
鲁迅笔下那“吃人”的社会出现在了课本中,祥林嫂、孔乙己,无数的小人物让我们看见了整个民族骨子里流淌着的麻木与冷漠,无数次地,我们抨击着,唾弃着那份看似与我们远去的冷漠,可事实却并不如此。
摔倒在马路中央的老人,没人去扶起,躺在血泊中的婴儿,没人去救助,歹徒追赶着手无寸铁的女子,没人去呵止。那份令人恨之入骨的冷漠仿佛是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扼住这整个社会的喉咙,让人透不过气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究竟怎么了?
或许你会以为这个社会的善良不复存在,“善良”二字成了这个社会中可望不可及的幻影。但事实上,同情是一种天性,无论何时,人在弱者面前所表露出的怜悯与善良皆是不可被掩饰的。而之所以我们的社会中充斥着那么多令人心寒的冷漠,也大都是源于二字——“勇气”。这个社会缺乏的并不是善良,而是那份向弱者伸出援手的勇气。我们所谓的那些“英雄”,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唯独他们有着将自己的善良付诸行动的勇气,听闻呼救,他们不会充耳不闻,看到摔倒的老人,他们不会袖手旁观,面对躺在血泊这的婴儿,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成为了“英雄”,而我们却仅仅是普通人。
或许,现在并不晚。
国人忘不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电焊工,周冲。面对被卡在花架间的女孩,周冲毫不退宿地站上距地面十几米的防盗窗,托举女童防止其窒息近二十分钟。那份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的勇气,打动了整个社会。他并不杰出,甚至只称得上平凡,但他却拿出了我们中许多人都没有的勇气。我们对于“小悦悦”事件中那十九个路人愤愤不平,为那对呼救声充耳不闻的市民感到羞愧,更替那些摔倒在地不被扶起的老人感到无奈。但倘若换做了你,你能不能问心无愧地说,我拿得出一份站出来的勇气?口头上的正义谁都会,可真正表现在行动上的人却屈指可数。
我们不求这个社会中人人都去奋不顾身地成为英雄,但求每个人,不要让脑海中的那份善良成为一闪而过的念头,或许在听闻呼救时,你可以拿出手机报警,看到摔倒的老人,你可以伸出一只手扶起他,面对躺在血泊中的孩子,你可以抱起她,不让她第二次被车流吞噬。
站出来,有多少伤痛是不可避免的?又有多少责任是担当不起的?这个社会想要的不多,只是尽你的微薄之力,站出来罢了。
站出来,让那些被卡在花架间的孩子们,最终安然无恙。
评语:文章写得很精彩,文章能层层深入,进行议论,文章也富有情感,我喜欢这篇文章,赞!但文章在列举
完冷漠现象之后,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不足,对其后果分析不足,同时对有勇气只收能产生的
改变表达也可以更充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