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学生作品 > 初中 > 正文
初中

【初一·缘】刘萱仪(北大附中)

时间:2016-07-12 16:15:31上传者:国思访问:

    作者:刘萱仪(北大附中)

  “知乎”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有些人喜欢梵高只是因为他的出名,而有些人喜欢梵高,是因为他的心里,也住着一位梵高。”

  梵高,徘徊在普罗旺斯田野上的文森特·梵高,也是我所知,所了解的第一位画家。初闻先生名字时,我的手还拿不起一支画笔,也被《向日葵》中似孩子般天真绚丽的色彩所感染,那时便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要画出和他一样夺目的色彩。

  真正与梵高先生结缘,笔下黑白的画卷早已堆落屋内每个墙边。很不幸,它们都已被灰尘覆盖,准确来说,是打击。被老师用2B铅笔在纸背密密麻麻修改意见覆盖住的纸张,被双手用画笔染上一抹又一抹难于清洗的色彩,当年在心中许下的愿望怕是跟随着纸张的泛黄而不断老旧。也就在这时,亲临梵高博物馆前,翻起了先生的传记。书末,《星空》便呈现眼前,脑海中是先生一个个如走马灯般的故事,像是那颗为贫苦众生,为心爱之人的火热心脏怎样无情被踩在世人脚下。繁星在灰暗色调背景下显得别样灿烂,是先生的心,夜空中悄然闪耀,在看不见的晴空中闪耀,直照我左心房那个被遗忘的角落。是否因身边人的否定放慢追求前进的脚步?害怕别人的眼光便停止了心中的真理?梦里,先生一遍遍在我耳边问道,一个疯子,一个天才。我看见他含着泪水的双眼中闪烁着掩盖不住的激昂,纯真与希望。他眺望着画那头的我,从枕边那幅画。无声地波振难以描述的情感共鸣。

  那年在阿姆斯特丹的凛冽寒风中排长队,为再见一面那位有缘人的真迹。激动地感受着荷兰的每一缕空气,踏在他曾一度走过的国土,这里有他的气息和影子,自由而悲凉,这因先生被千万次拒绝而生。博物馆中很温暖,甚至炙热像极了他。我轻轻脱下外套,只怕是惊起了这份缘。我终于站在《杏花》面前,这是先生为他初生的小侄子而作,也正是他生命尽头一抹悲伤的暖色,似曾相识,它温柔地诉说着那位痛苦中火热的灵魂,这位孩子,不,赤子,心中生出的似水柔情。

  说实话,我没有读懂它。或许我一辈子不会受他那样的苦难,不会经历那样悲惨的故事,但是当别人正讨论着先生的画技怎样糟糕,价格却怎样可怕时,我能看到先生笔下那个黑暗的社会和光明的心灵。因为那个被唤醒的角落中正藏着一位梵高先生。

  再无心去听周围所谓学者的讲解,甚至有些自傲地觉得要比他们口中的生平历史有价值的多。

  再看《星空》一笔一笔浓厚色彩,是一笔笔圣洁鲜活的生命。

  走出博物馆,心还在四处漂泊,脑中响起他信上一句话:“我要画一个人,要画他滔滔不绝的一生。”

  心中释然几分,突然握紧手中从博物馆中购来的画笔,照亮那位梵高,再不想将它放下。

评语:文章写自己因梵高而改变的事,能很好扣紧一个缘字,但文章在描写梵高的画作时构图仍不理
          想,同时,对画的感受与认识的表达也应更进一步,加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zuopin/xueshengzuopin/chuzhong/2016/0712/8941.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