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洞终于在半个月后完工了。
起初,人们对这个计划的设计者怀疑着,“这计划能行吗?”大坝的人员疑惑着。“这水位能降吗?”地方政府思虑着。“人民能得救吗?”中央担忧着。但好戏正在开场。
滚滚黄沙顺洞流过,五天后,水位停止上涨;十天后,水位明显下降;半个月,洛阳危机平定;一个月,大坝解除警报。欢呼声中,没有人知道设计者——他是如何度过这之前三个月的漫漫长夜。
找到他时,这个“黑五类”还在劳改。他反复推托之后,人们终于明白,他已经想不起来任何理工知识了,但人们没有管他,把他拉上了车,车的一串尾烟,就像他的惶恐与迷茫。
坐在办公室里,他想:看一看手稿,就能记起来吧。于是拉开抽屉——那个他用来存放手稿的抽屉,空空如也。应该都长成庄稼了,他无奈地一笑,瘫坐在椅子上。
从头开始吧!他正坐,从图书馆借来了课本,教材与论文集。这些求学时看过的东西,看来又要再看一遍了,只不过这次要把十年间的东西,放进三个月。
于是研究所的灯再未熄过,助手每晚回去,早上再来时总看出垃圾桶里有几个易拉罐,罐口剩着点儿棕红的液体。他用这种饮料,每天工作二十小时以上,复习,推导,思考,体会,回忆,神速地学完,回忆完了十年间的课程,所有人劝他注意身体,他不依,他的每一笔都关系着上百万条人命,他不可能懈怠。
今日他站在大坝上,回忆,回忆,他的故事还不止这些,也没有人知道:黄河的恐怖,起初大坝设计人——他的帮手苏联人的愚蠢,他的争执,他的批斗,他属于理科的一切的离去。
但这并不重要了,成果还是来了,纵使来得不易。
评语:文章的故事讲得不错,对成果的描写非常到位。但是,文章对他的“不易”情节有点单调,其实难不
仅在温习知识,调查,试验等,甚至地方阻力等,情节单调则文章的可读性会被削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