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贝多芬的铿锵,但我在追;我没有莫扎特的傲然,但我在追;我没有肖邦的柔情,但我在追。几度心神乏力,几度夜不成寐,几度大胆轻狂,只因钢琴梦想在我心中缠绵悱恻,我不断于梦想路上前行。
小时候,我常于音乐学院的琴房外久久逗留,揣测每一份琴声的创造者此刻有着怎样的心境。长大些,妈妈会不辞辛劳地带我奔波于场场音乐会之间,让琴声充盈了我的生活。朗朗一直是我的偶像,长辈告诉我,在我尚牙牙学语之时就会随着他忘情的演奏而手舞足蹈了。
放学回家,作业已完成。我将书包甩在沙发上,像解了一天的束缚般冲到琴边,开始完善用来考级的曲目,贝多芬创作的《悲怆》。它的曲调我已练熟,但细节仍粗糙。当局者迷,我要先以旁人的角度听听自己的演奏。
于是我用手机录下自己弹奏的曲子,再播放,果真发现一个细节性强弱问题。可是以前半年使我的手指练习出了记忆,这一乐句如何弹奏早成习惯,试了许多遍都未能更改。在如此燥热的酷暑,汗不知趣地黏在脸颊上,窗外嘲笑般的蝉鸣不绝于耳。我乏力低靡,不知如何。倏忽间,贝多芬沧桑的面孔在我眼前晃过,使我有些失神,天妒英才,他这一生也算坎坷至极了吧?对于一个音乐家,有什么能比双耳失聪更加凄楚?而他可曾放弃?可曾绝望?他于莱茵河畔写出柔软的《月光》,抗争一切的心创作了《暴风雨》,《田园》是否是他内心最平静之处?他不曾被命运磨平了棱角,生活再不济,他也不曾停下脚步,只是一味地追寻着人性里最高贵的东西——梦。我的思绪震撼了自己,于是我在不经意间悟到,黑白的键盘,晶亮的钢琴,流传千年的音乐,早不在是百姓的寻欢作乐,政客的消遣放松,诗人的淡淡哀思,它是一段段岁月的回放,一个个生命的缩影啊!
重新振作,我在脑海中排空自己与这尘世的任何瓜葛之后,定定审视这个难改的细节,好似与它不曾见过般把手缓放于键上,将速度无限放慢,手指轻按下去,仿佛指间血脉的跳动都足以使钢琴颤抖。空气凝结,我的手指一点点在琴上走出了这个乐句,强弱都展现出来了——分毫不差。我心下一喜,自己还是可以改过来的。更沉着,稍加快,手指靠灵性动着,大脑专注于把控强弱,果然又成功了!更快,更好,我于茫茫黑暗中摸索到了光明的出口,胜利依稀在前方闪烁,于是我不顾已隐隐作痛的指尖,执意奔跑,曲调流转,音符灵动,“细节”得已攻克。
考场上,我的音乐一泻而下,一如我对钢琴如痴如醉的感情。此刻我更真切地明白,追梦是对人生的最好诠释——这一路暗淡无光又如何?这一路坎坷遍布又如何?这一路几度使我心灰意冷又如何?经年以后,不论我成功与否,我都可以豪情满怀地说:“我曾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曾后悔!不曾遗憾!
你走在追梦路上吗?请不要停下你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