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思聪(101中学)
在一幅国画或毛笔字的最后和中间,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过,那里总是会有一个或多个或大或小的印章。它们静静的衬托、点缀着作品,犹如点睛之笔一般。
印章多种多样,看上去似乎刻起来很容易。我在脑海里想象着大师们刻章时的信手拈来,轻轻一刻,石头上就浮现出了或粗壮,或细腻的花纹。可是,真的很容易吗?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了篆刻班学习篆刻。
对于第一次刻印,我记得很清楚,刚要拿起笔往石头上设计图案,老师制止了我:“石头上有蜡,刻的话得先把蜡磨掉。”我拿起砂纸,随便的磨了几下。“你的石头是斜的,这不能刻,要磨几下,换一个面,再磨,这样石头才是平的。”老师说着,熟练的帮我把它磨平了。“第一次刻印,还是从印谱里选一个临下来刻,这样容易些。把图案描下来,反过来再印到石头上,就可以开始刻了。”我照着老师说的去做了。描了十分钟,石头上的图案才勉强能够到我可以开工的程度,我的图案是一头鹿。
“接下来应该会容易了吧。”我想象着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可刻刀才刚刚落下,往前在手的推力下蠕动一点点,忽然,“嘶”的一声,手上的刀一滑,一道长长的白印从鹿中央滑过,到鹿角边缘才停下。我吓了一跳,冷汗直冒,庆幸没有出去。又继续刻了起来,这回,因为我的小心翼翼,跑刀的次数少了很多。
刻了十分钟都不到,我已经手指酸痛,大汗淋漓了,我喘了几口气才继续。
一小时后,看着那因为用力过度而无力抬起的双手,又看看面前成功却伤痕累累的印章,唯有苦笑。
再次翻开印谱,看到上面一个个或大,或小,或细,或粗,或细腻,或粗犷的印章,我仿佛看到了这些大师刻印时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了他们设计印章时的冥思苦想,刻印章时的小心翼翼还有对自己刻出印章的珍惜。那是他们心血与智慧的完美融合!是他们对人生的感悟。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往往,也正是它的精华所在!所以,一幅作品,往往会因为一枚印章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尝试中,我领悟了印章的艺术。
评语:文章的角度很好,比上次有不小的进步,表扬!但文章写自己尝试着不理解大师作品时,尝试的细节不
足,同时,文章对艺术的思考表达应更进一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