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旭萌(人大附中)
涌动的人潮,林立的高楼,庄严的古建筑也许这些就是我年幼时对北京的印象。
小时候,全家人经常放假时到北京旅游,姥姥就领着我,给我买路边上的冰糖葫芦,带我拜访舅姥爷。每次离开,她都轻拍我的头,对我说:“你长大后一定要到北京去圆我的梦啊!”然而幼时的我怎么能动姥姥眼中泛起的泪花和充斥着的孤寂?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姥姥是当年上山下乡时被送到外地去的知识分子,从此便一直在东北生活,而我虽出生在东北,血脉里却流着北京人的学业。阴差阳错,几年前我因为父亲的工作而转学来到北京,对于这个陌生的大城市充满着好奇,我也更深入的了解这被称作“皇城”的城市。
人流涌动,车马如龙,傍晚时天空昏暗却是湛蓝,安静得一丝风也不起,连空气都是温腻,这是我搬到北京后那个闷热的夏天的样子。而当时因为与人相处还很陌生,我经常溜到小区旁边的公园去玩。犹记得公园里的树木一棵棵被细心地标上名字,抚摸上它们粗壮的树干,清楚的看得到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在向里走有一座水桥,桥面在地面之下,两边是被玻璃阻挡开来的湖,视线几乎可以与水面平齐,于是你便可以清楚的看得到蜻蜓用尾巴在水面上点起涟漪,和荷叶裹着荷花那呼之欲出的美的画面;在桥上和石头路上走得多了便可以在柏油马路旁休息一会儿,早上有晨跑的人沿着5km跑道跑动,倘若这时你与他们打上一声招呼为他们鼓励一句,他们也会稍微停下露出白色的牙齿向你摆手……于是,我知道,北京是亲切的,北京是优美的。
但其实北京不只是亲切而已的,他像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他有着大大的书房,其中的每一本书都是经典之作。紫禁城在十四年的艰苦中经历了多次大火与灾难,经过中国人不畏艰苦的反复修剪,它作为首都最卓尔不群的建筑存在;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它不只是几样屋子那样简单,它更是中国古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集合体,艺术,美学思想的凝固物,是中华文化的立体结晶,每逢秋天,北京的香山便是旅游胜地,红叶胜景,灿烂夺目,峰峦叠翠,泉沛林茂,古树葱茏。予人精神享受的北京是这样灼灼其华,古典于表象,动人在心间。
北京又像是一个时尚的姑娘,她是一个经济文化汇聚的中心,充满现代化元素的中关村,堪称“中国硅谷”,聚集精英;西单商场门庭若市,林语堂曾将北京比作一个国王的梦境,它又有着百尺宽的大道,博物馆,公园……如此多样化的任性存在,怎能不被北京的生动与形象深深吸引?
北京还是古老的,是庄严的,是沉静的……北京动人的美丽,大概只有人在北京,身在北京,心也在北京的才能够体会得到吧。人在北京,情在心。
评语:背景介绍过长,第四段描写之后的“感”不够动人,点题缺联想深化,但整体不错,能运用点面结
合,写出了对北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