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晓宇(人大附中)
人生,是一种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在其中,我们将陷入无数矛盾,面临着一种人生价值观和另一种人生价值观的抉择,而所谓“眼界”,就是对未来一种理性的预测,是对两种价值观的衡量与思考。我们应当认识到,无论为人处世,眼界是立身之本。
上层的眼界,是一种对“为人”极致的追求,是一种坚守初心,永不妥协的选择,李白,那个永远昂着头,高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生信条的浪漫诗人,从一不改初心,最终备受谗言被赐金放归失意官场。屈原,那个心灵如芳草一般的诗人,遭人诬陷被怀王罢官,惆怅失意却秉持着心灵纯洁,投汩罗江而亡。他们在深陷官场矛盾之时,无不坚守着自己心灵的纯净,在他们的眼界之中,不向社会妥协,维持自己的信仰是最高教条,这种上层的眼界是一种对人生追求的恪守,倘使李白摧眉折腰低眉顺眼以待权贵,倘使屈子苟且在朝为官,那中国便少一“诗仙”便少一惊为天人的“离骚”!这种人生的眼界,在历史上塑造出无数生日思想的明珠,熠熠生辉,昭示后人,给人精神上的滋养。
中层的眼界,则是一种不那么偏激的处事方式,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不懈的强调和追求。像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他日将百万雄狮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像司马迁忍官刑之辱以成千古绝唱《史记》,字字珠玑昭日月!他们拿得起,放得下,用不懈的精神追求和事业的成功为后人诠释着眼界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为后人借鉴,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赢得了世人的认同。
所以,无论是为人海是处事,想要成功,眼界都是必需品,但值得强调的是,“眼界”并不意味着天马行空的幻想,亦或是自己世界中的自娱自乐,眼界的形成,需要有广博的见识,充分的自信,还需要全面的知识等等作为背景,可见,眼界的形成需要假以时日,而非一蹴而就,但反观社会,有太多眼界狭隘的例子摆在眼前,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地沟油,为了摆脱贫困而耍诈……这些行为虽然导致个体的富足,却同样导致了社会伦理道德的沦丧和滑坡,不可谓不缺乏眼界。
因此,这个社会需要眼界,我们的成功需要眼界,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眼界不可谓不重要,或许对“为人”的极致追求不可达,但对处事的自我完善却是重要,甚至必须坚守的,由此,我们必须坚守眼界,才能达到人生的成功。
评语:文章写得四平八稳,举例素材显陈旧,倒数第二段联系现实,并对观点做辨析补充有一定深度,整体
上已具备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能力,但本文不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