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颖姗(人大附中)
如果十年前你问我,家是哪里,我会这样说:北京。不错。我在这里呱呱坠地,在这里蹒跚学步,在这里生活与成长,又凭什么不能“自诩”北京人呢?哪怕,从我懂事起,便总有爷爷这样的话语在耳旁挥之不去:你是个湖南人。
“湖南”这个名字于我,从来都带着一股陌生的、“辛辣”的味道充斥在记忆中,从来都是一个遥远而充满南方湿气的小城,一个到处是辣、到处是湘腔浓重的“塑料普通话”的小地方。我是打心眼里瞧不起这里,亦不曾与它有过一面之缘,又凭什么承认,这便是我的家乡呢?
五岁那年,我第一次还乡,便被一脚踩上的鸡粪奉上了当头一棒。义愤填膺地,年幼的我眼里全是不解和委屈——这里,何谈“故乡?”
这样一种排斥的心理在我心底缠绕了近十年,若不为家乡的老人身体不便,若不为爷爷一次次殷切的叮嘱,我也许再也不会回到那里。浓重压抑的湿气里,是车外悠然而过的小城灯火,光晕暖黄,跃然心上,竟莫名的温暖安适。
我在玉带般的湘江堤岸,看见了恣意奔跑的爷爷。随狭窄河道另一侧的缕缕炊烟一同摇晃的,是他那荒苇般稀疏的白发。阳光穿过氤氲的雾气舐过粼粼江面。水面清圆,杨柳堆烟,他年迈的步伐竟是那么轻盈自如,稳健的脚步踏出湘江岸最绚丽的弧线。我看到他眼中闪动的自信,一种在北京时从未见过的踏实与舒畅。大概吧,这是他如此热爱家的原因,这是他的根本所在,也是他的骄傲与辉煌的所在。
而我呢?我与这里,是否会存有些许共鸣?走在巷子里,依然是那悠悠的小家灯火,暖黄的路灯投下我的斜影。巷子那一头几家简朴的小店挤满了喧嚣的人群,香醇的辣味一直弥漫到了这一头的沥青小路。南方富有韵律的歌谣掠过家乡人一张张含笑的脸,钻入我的耳廓,缠绕在心底。只是追寻着光芒的方向穿梭在熙攘的人群里,漫无目的地徘徊过街道,仿佛我对这里的每一条路都谙熟于心,可是分明,我不曾来过这里......
十年的间隙,从未触碰,却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改变?是什么,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故乡?
也许,是爷爷眼里踏实自信的锋芒,让我看到身在家乡的安详。也许,是那袅袅的灯火,吹进了喧嚣的心房。或许,是在我毫不注意的时刻便已爱上了南方,它那细腻悠扬却不失泼辣酣畅的美好,它那湿润与温和的宜人,也许一直存在我的骨子里,迷失了太久,这一次,终于揭开。
我仿佛看见了家乡人在这里踏出的每一条路。他们与我,是那么相像。
这座城的韵律是慢的,可是却从不失澎湃涌动的鼓点,它的脉动和我的心跳,是那么相像。
我仿佛听见它在告诉我——你属于这里,你的血液和心脏,你的躯体与灵魂,都属于这里。
那一瞬,我几乎热泪盈眶——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我找到了我的根。
于是乎,恍惚地,颤栗地,如梦初醒。
若果现在你问我,家是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这样说:湖南湘潭。
评语:(39分)文章写得很不错,此番在醒来的原因处理上更为自然,很好!但文章写亲人,不必仅写爷
爷,应写出同具血脉的亲人们在此地的表现,叙事的详略把握也应加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