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莲如(人大附中)
那是一个独特的老人。我总是尝试读懂她,但每一次都丧气而归,归来后,那种迫切又不得不按捺的好奇、渴望又深了一层。这位老人时而出现在阴天时,而在微风依依的太阳天却找不着她。又或许,我想读懂她,仅仅是因为她脸上平淡如水的表情,亦或是她的琴声流小般划过耳畔,又漾入心田。
她给人以一种平静安宁的感觉。她只是站在那里,拉着一把小提琴。但当阳光越过山头映在她身上,周围一片赤金色,她的手臂有张有弛地拉着弦,柔和醇厚的琴声仿佛渐渐包容了周围的杂声,减弱消融,同化一股静谧的氛围笼在她四周,我也被温柔地笼罩,侵在由音符编织的美妙世界,沉静,充实,而温柔。这定是个有着故事的人。
很有意思的是,不久后,我又在附近的公园里看到了她。她慢慢地走着,在每一株花草前驻脚,仰起头,朝向太阳,微阖上眼,用力吸气,容缓缓绽开,她的睫毛颤动着,活力好似又回到她身边,几秒后,才缓缓睁眼,也不知是笑了一下还是叹了口气,也许是两者兼有吧。她看着雁子在草坪上觅食,又马上离开,她停留着,任自己在草坪上小孩子们的叫嚷之中。没有任何显迹,但我总莫名其妙地觉得她很悲伤。
等到她儿子告诉我她的故事已是很久之后了。她站着街上曾几何时有个小院,小院里栽满了杏树,她在那里,度过童年。她不辞辛苦地搬来一块块砖,踩上去,再跳到树上抓几把果子塞满衣兜,躺在院墙上看天,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甚至答应帮她种槐树让她长大以后玩。可是后来,她渐渐见证了自行车多了起来又被替代,人们过年也仅仅点下头权当招呼,一条条胡同从地图上撕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终于,人们砍掉了杏树,改了小院,人们嚷嚷着要学习一会儿又“禁书”,过了一阵,又要读外国的书,人们把城市完全现代化又嚷嚷着“回归”;国外的人想来,国人又全想出去;人们把工厂迁到乡下又要“走进自然”……她不禁疑惑,但好歹,她找到了她所爱——小提琴,她一心扑进去,不停地去追寻。“到了老年,她才出去拉琴”他说:“她突然有一天说,她要回到小时候的地方拉琴,只有那里对她最有意义,让她回想、品味自己的人生。”
她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又赶上了科技飞速地发展,她想去品味、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种种事物背后的原因,在岁月的流失中,她敢往回看,回到小时候的住处,把自己的想法、故事通过小提琴讲给杏树听。
我觉得我读懂了她。
评语:文章在写读懂的过程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好!文章结尾应紧扣她脸上的平淡以及琴声来写出认识,
文章叙事时应注意人物的行为细节描写,在重点上应加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