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芷瑶(人分)
“当-----”铓锣的声音浑厚,二胡卷起了音乐的怒潮。她的嘴角上翘,在家的温暖中骄傲。
她是乐团的指挥,坚强而从容,亲手创建了乐团,担任指挥。
那天,隔音墙板挡不住屋内的喧闹,各声步调音,皱眉。排练终于开始,而因为一个小错,同学们互相指责。“我们是一个大家,我只想让民乐团成为一个团结的家!”她涨红了脸。平日里,看见她在楼道里大步流星,在办公桌前揉着眉心。放学时,夜色里,总有一扇窗亮着,能看到她研读总谱的背影,感到她那颗火热的心。她在标有近十个声部的总谱上圈点,笔尖停留在每一段,每一小节,甚至一个单音。她恨铁不成钢,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地严查,一个人一个人地辅导,她咳嗽着,满含泪水与激情地讲诉着她要求建团时屡屡遭拒的情形。
渐渐地,我们似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开始在课下练习乐团曲目,开始努力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开始爱在这个家庭。在她讲解时,台下有了更多专注地目光,记笔记的手,而不是她那声无奈的:“说了多少遍!”我看到她眼里,似乎多了一丝欣慰。“不能让老师的努力白费”我盯着她那巨大的总谱,喃喃。
终于,民乐团成为了我们心中的家,迫不及待地坐在排练厅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看她从容地走上指挥的位置。我曾经想过她为什么这么拼。她只是一副云淡风轻:“看着你们一张张小脸,想着申请建团的不易,我就想,你们都是我的孩子,而乐团,就是我们的家。”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夺冠,跨越大洋,还录了光盘,我暗自给它起了名字-----“家”。
每每回到母校,总会去排练厅,看着民乐团渐渐繁盛,我只想说:这里永远是我难忘的家,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评语:文章能写出乐团从松散到成形的过程,但文章在突出大家改变的效果仍不够,写老师感人的瞬间仍
不够,要突出人物的感人细节,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