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人大附中 > 初中 > 正文
初中

【初一·我读懂了月的那一份思念 】何知行(人分)

时间:2015-04-03 14:45:12上传者:国思访问:

    作者:何知行(人大附西山分校)

  月影婆娑,云环影绕。在这份无限的温柔之下,一杯沏好的淡茶,桂树之下,微微起风,似乎还能品到些什么。

  那时,在桂树之下,表兄弟之间并靠而坐,听哥哥讲游历之事,且听弟弟一旁力争反驳,大家一起说笑玩乐,甚是有温暖之感。

  而此时,只身一人坐于树下,颇有些落寞。但吾道不孤也;抚琴弦,奏琴曲,一曲《凤求凰》。自倒自饮,仰天对月,正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感。而于那刻,却悟出了苏轼为何在《水调歌头》前段写“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兼怀子由。”了吧,可能是对自己亡妻的一份思念牵挂,或是对弟弟的思念,才能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般楚楚动人的千古名句吧。

  夜,有它的美,是落寞,或是思念,风雅淡泊,温文如玉,好比是真正的君子,但缺了月,就少了些许之感。

  而后,入秋。弟弟回来了,我颇是开心。还是同一壶茶,同样的湖水,喝一口,有些小感慨,兄弟俩谈笑风生,直论天下。不禁想起头上的那轮明月。

  今夜,月,甚是明朗。

  不知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挥毫丹青,画出一盏淡雅的明月;吟句感叹,吟出一份淡幽的思念。“盆池拳石,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见千古圣贤之心。”果真如此,若不是月,又怎会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迈?若不是月,又怎会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淡淡悲伤的思念?若不是月,又怎会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落寞?说来说去,却仍躲不开“月”和“思”这两字,说起来,古人的思念,是苦涩的吧。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颇美丽,但何尝又不是在写那一轮月,正是月,点缀了这宁静之夜,也正是月,写出了这一份悲怆肃杀之意,还有那一份淡淡的思念之情呢。

  茶,沏好了。白玉盘的月被灰色云挡住了。仔细看,却有模糊的月之模样。在月上仍能看到亲人的模样,也许也是看到了古人的感情。

  时光轮回,花开花谢,却仍惟有月,见证这一份份思念之情吧。

  今日,才肯小心翼翼的写下来,兼怀弟弟。

评语:文章写月下的思念,谈自己对古人之思,兄弟之情的理解,有情趣,难得。语言上有些不可浓缩的
         词句要注意流畅自然,整体上是不错的,值得鼓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zuopin/rendafuzhong/chuzhong/2015/0403/5786.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