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中学高三(1)班 陈星烁
前段时间,政府发布了由众多专家讨论,网友票选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对此我感到颇为失望,我总觉得好像面对一个陌生人,他正襟危坐,西装革履,而我穿着拖鞋,手捧一盒沙冰,我们之间是有一道无形的墙,难以接近,更遑论彼此了解。
北京精神应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品牌,它的门面了吧,可我怎么总觉得这品牌有些别扭呢?这八个字真的可以概括北京的内涵吗?
我以为,品牌首先应是一个人对他面对之物的最初印象,而这必定是独一无二的。好比说我们提到华盛顿,脑海中就浮现出白宫议会;想起纽约,眼前就会有喧闹的华尔街;而说到巴黎,绵延的是数不尽的画廊;想到维也纳,耳边便回荡起金色大厅的歌声。而反之,当我们想起世界的政治、经济、艺术中心,这些城市也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反观我们的北京精神呢?它能使我想起中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它太过概括而失之空洞,太过求全而忽视了独特。这四个冷且硬的词确实足以当做我们每个人为人处世的信条,却全然无法代表一座有血有肉,温暖鲜活的城市。
独特从来不能存在于抽象的口号,它扎根于我们生活的细节之中。它是五月槐花荫下一只钢蓝的蜻蜓,是四合院里悠然抽着旱烟的老头和抱着胖狗的胖丫头,它是邻里一句亲切的“你吃了吗”,是街角杂乱且宁静的书店里烟尘的味道。独特就来自我们每个北京人最普通的热热闹闹的生活。
而这种独特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我们的族群,这个民族的信仰和价值。它不是昙花一现的宣传,而是烙印在我们身体上,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认同。中国人多有一种武术情结,无论是自己练两下子,还是由衷地赞叹叫好,我想这正是由于武术中有我们民族中信仰的正直和坚韧,这武者有力的呐喊于千年前文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呼声遥相辉映,武者抗击忍打磨练技艺又与我们当代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多么相合,武者之魂便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北京也确实在为自己构建独特的文化品牌作努力,它扶起了前门,然而装潢一新的前门却鲜有国人光顾,因为迷失于商业化之中的古典早已变了味,而文化一旦脱离了人,便也如无根之萍,干枯易折,没了生气。
靠官方发布还是靠商业营销,我们都无法找回北京的品牌,因为真正的品牌,在人的心里,在人的生活里,在族群的文化里,像一坛陈年佳酿,需要我们用心去提取里面的精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