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往往是美之所在。当你看了某段视频、电影过后痴迷于雷克雅未克的极光,富士山顶上的冰雪,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而久久不能自拔,又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愿到达而陷入困顿时,不妨选择一个简单的夏日傍晚,在蝉鸣的伴奏中感受清凉的晚风,这些简单的生活意象难道不能使人快意吗?小区门口亲切问候的保安,路边大声吆喝的瓜农,这些爱岗敬业的人们,这些简单淳朴的心灵,传达着对人们、社会的善意。我们的“附近”,自然的馈赠,城市的温暖无处不在,用心体会,“附近”往往是美之所在。
我们可以从“附近”汲取美,而只有扎根于自身“附近”的美才能有深刻的感悟、非凡的发现。仅是在一个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而遐想的人,最终不免陷于虚无主义中。他必须完全投身于劳动中,完全融化在“附近”:只有在肉体上暂歇的那片刻间,被自然的巨大与无穷震撼,才能体会到灵魂上的冲击,获取新的感知和思维。“耕作的诗人”托尔斯泰,他的鼻孔里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与自然共生的他身上的土末远比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俄罗斯大地上的其他诗人多,他从“附近”不断汲取,经过生活中的长久的发酵而散发出真正的芬芳。扎根于土地,扎根于“附近”,这样才能以最大的真实的美,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
那么,不妨让我们投身于“附近”,去汲取生活中的美吧。不再将视野放在茫茫宇宙,而是投身于自然、社会中,常常漫步于山林、公园,感受花草树木带来的清凉;行走于街道上,感受自己的呼吸和人群的熙攘。只有活在“附近”,才能够与自然的脉搏相接近,并感知城市的温度。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向“附近”索取,更要不断地向“附近”给予回馈。趁着假期植一棵树吧,为勤劳的保安和瓜农送一瓶冰水吧……也许正因为我们的善举,让自然为更多人提供了清凉,也让微笑更甜、让吆喝更响…… 通过在“附近”创造美,我们不仅能够享有更多的美,更是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了美的氛围,从而像“蝴蝶效应”一般引发更广泛的美。
活在“附近”吧,享受并创造美,让这儿充斥着美!那么,我们又何必去那么执着于群星闪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