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无畏,庸人自缚。 ——题记
仓央嘉措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伤离别,怨长久,放不下。只有放下尘世的纷扰,静心领悟世界,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获得永生。”而放下,也正是一种无我。
何谓有我?有权倾朝野者,有富可敌国者,有名动八表者,将自己缚于功名利禄之中。
何谓无我?有大道低回,大象稀形者,有功成身退,隐逸修道者,有大隐于市,深藏内敛者。
我以为,无我,更有智慧。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反身想来,人生太多苦,无外乎放不下所致。我们渴望着功名利禄,渴望个人的顶峰,但有我,真的使我们幸福了吗?我们放不下,而正是放不下的有我使我们身处漩涡,为世俗蒙蔽,痛苦不能自拔。
不如无我,不如多一份放下,多一份安然,不是消极,而是一种激流勇进,自由自在的大智慧。
试看有我之人。
李斯位极人臣,一身荣华,可谓有我,然一朝腰斩于市,竟连逐兔的天伦之乐也失之交臂,处处有我,却惨遭生离死别。
大学士和珅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举足一顿,朝野震动,可谓有我。一朝赐死,繁华落尽,庭落犹在,人却不复。
曾经热爱大富大贵,金碧辉煌,曾经喜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高权重,但盛极一时之人今日又在何处?显赫一时之人,也有跌痛之惨淡。不如一杯小酒,伴清风明月,且去浅酌低唱。
相较之下,无我则更有大智慧。陶朱公功成身退,可谓无我,是为千古智者风范。刘伶病酒,阮籍穷途而哭,寻乐与那个黑暗的年代,是为无我。大鸣大放的年代,钱钟书闭门修学,被誉为21世纪最智慧的头脑,是为无我。
无我的智慧,在于淡然忘我,放下世俗的遮蔽,不因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有我,则处处为我,无我,则天地于一心,大胸襟,大气魄,由无我而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我存于山,则难以领略全局。无我于山中,才能领略全局风光于心底。
无我,是放下,是超乎全局的清晰,明白。
至人无我,方为大智。
评语:妙文!妙极!文章借仓央嘉措问佛巧妙做引,后阐释何为“有我”“无我”并鲜明立论,紧接着思接千
古,正反举例分析,既富有张力又使道理显而易见,最后评点补充,点题收尾,可谓文笔意丰,颇具
哲思意蕴,卓尔不凡。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