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其他学校 > 高中 > 正文
高中

【高一·先拿镜子照清自己】:赵情缘(20中学)

时间:2014-11-22 14:13:08上传者:国思访问:
  作者:赵情缘(20中学)

  诺贝尔在遗嘱中说道:在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就是成就大小。遗嘱对于诺奖评选的公正,起到了关键作用、单凭这一点,就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做到的。虽然规则是死的,但评委是活的。就算是评委刻意操纵。反观当今文坛,又有谁能担的起诺奖,又有谁在用心书写?

  对于中国这个日益强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设立“李太白文学奖”固然是好。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能够在世界有一席之地,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但一旦设立那个能让世界信服的声音又在哪里?

  为何如今的图书馆中传统文学书籍几乎无人问津?为何那些年轻的作家用了几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写出的书却炙手可热?莫非这些为了写书而写书的人还不如那些为了抒写生命而写书的人?难道他们就是那些有资格获得“李太白文学奖”的人?

  文化“注水”现场十分普遍,人们爱看什么,作家就执笔写什么?那些真正写生命,写体悟的人寥寥无几。甚至有许多的伟人,作家都在去世后名声鹊起,他们的作品也变得炙手可热。可能早在以前他们的书就已经在书架上了,只是被“浮躁”的灰尘掩住了光彩。

  “只有设立自己的世界性奖项,才能掌握世界文学的话语权”这种想法显而易见是无比荒谬的。在这个奖的背后又是一种要掌握和操纵文学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控制心理。就像那个控制股市的人一样。

  如果得了奖就有话语权,那么莫言老先生怎么没有改变这一蹶不振的中国文坛?现在的一切几乎都是伴随着利益前行的。更何况是文学。这折射出了人们已经误解和扭曲了文学的价值,更多的是变成了一种娱乐化的需要。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摒弃那可恨的“利益高于一切”;摒弃为了写书而写书的心理;摒弃只浮于表面书写文学的行为。那么我想,“李太白文学奖”设立与否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那时,一本本书写生命的书还怕赢得不了诺贝尔奖的“苦心“?

  只要作家,认真体悟、负责抒写、谱写人生,我国的文坛一定会更加光辉耀眼,独具特色,令人瞠目。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先用镜子照清自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zuopin/qitaxuexiao/gaozhong/2014/1122/1729.html
更多作品图集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