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子厚(师达中学)
故乡,一个离我很近,又很遥远的一个词。
不知何时起,44岁的父亲突然给我们讲述着一些儿时的故事。那一年,父亲13岁,一位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在不大的小村庄中,一下一下的锄着地。那一年我10岁。
受故事的吸引,我们决定回一次乡。
回乡的路上,父亲很少说话。车,下了高速,走在山间凹凸不平的土路,早已习惯于沥青的车,和平顺道路的我们自然吃不消。只有父亲打趣的说:“这路到颇有拖拉机的味道。”车颠簸的转了一圈又一圈,转完了一个山头,驶进了一个小隧道中。在长久的黑暗后,便听见父亲喊:“到了,我们到了。”我望向窗外,还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地方,四面环山,山清水秀,还有星罗棋布的小村庄。
父亲则像个天真的孩子,左看看,右瞧瞧面对着淡淡炊烟升起的房屋,微笑微笑。
面对着乡亲们热情的招呼,之前笑话过父亲土的我倒变的不知所措了,只是低着头跟在父亲的后面一步步走。
在摆脱乡亲们热情的招呼后,我们走到了最后的一栋小房子前。父亲的眼睛红润了,他整了整衣角,梳了一下斑白的头发,挺直了腰便大喊:“妈,爸,我回来了。”“呦,孩子他爸,咱儿子回来了。”随后便看到一位身穿蓝色军服的老爷爷走了出来,一把抱住身穿西装的儿子,老人的眼中也有几许红润。远远的看着两代人,一位身穿蓝色军装,一位身穿西服领带,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两人的眼中都噙满了幸福的泪水,仿佛他们所拥抱的就是互相的全部。
到了晚饭的时候,奶奶下厨,问父亲想吃什么,父亲说:“妈,我想吃面。”奶奶说:“别,吃点好的。”可父亲却固执的仍旧说:“妈,我想吃面。”于是不多久,一碗面端了上来,宽大的面条显得格外的厚实,也许是泡的时间太长的原因吧。”汤很稀,很淡,只有少量的瓣子和青蒜,提着鼻子一闻,没有辛香的肉味,也没有其它的油味,而闻到的只有那乡间独有的淡淡的野菜清香。我颇为虔诚的用没有上色的竹筷,夹着一根面条,放入嘴中,一种厚实的满足感从舌尖传来,一种说不出的清香在口中回荡,似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似松林中的松香,似竹林间清幽的细泉。那碗面,我吃的精光。抬头见的一瞬,父亲却面对着那碗只被他动过一口的面发呆。我不解的推了一下父亲,希望他从中醒来。父亲看了一眼我,又看了一眼面便飞快的吃了起来。这时爷爷推了一下父亲的背说:“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吃慢点,慢点。”后来我才知道,透过父亲的眼神,是对那碗岁月艰辛中吃了12年的面的那种追忆。而父亲不愿面对的是奶奶在做面时,那满头的白发。
晚上,父亲提着煤油灯,拉我到山上,去看星星。在那里看星星真的很亮,父亲给我讲述他的朋友,同学,和一些有趣的故事,闭上眼睛,倾听父亲的诉说,我能感受到父亲对童年回忆的怀念与幸福的追忆。良久良久,我进入了梦乡。
我梦见了一个天真的孩子,手握着风筝在田地间飞快的奔跑,一个孩子在爬树时跌下来,坐在地上。一位健壮的中年男子,抱起了自己的孩子,逗他开心,一个孩子在考试考了第一之后的喜悦和他母亲的欢乐,那位可爱的母亲正给孩子做面条呢,嘴里还不停的唠叨着,她的乌黑的长发和她那动人的歌声。我又梦见,一位中年夫妇,正在目送着他们健壮的儿子乘车远去,啊!那孩子已经长大了,嗨!那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却丝毫没有发现他父亲的腰不直了,母亲的声音不再动听,也丝毫没有注意他母亲那乌黑长发下的几根银发,更不会知道,在他离去后,母亲落下的晶莹的泪珠。
我醒了,一滴水打湿在我的脸颊上,阳光暖暖的照在我的身上,鸟儿的歌声在婉转的回荡。我起了床,出了门,迎着阳光,我远远的望见,绿油油的田地里,两个高大男人的身影,显得如此壮美,熠熠生辉。
评语:文章能很好写出父亲的幸福,能借助回乡以后的情景来体现人物的幸福,好!但文章的篇幅太长,
很明显在突出重点以及详略方面不理想,围绕他幸福的事重点写就可以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