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普凡(科大附中)
“和”这个字是我现在在同学眼中的代名词,在班中,我总是充当着和事佬的职责。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是心平气和的,但是如果他们问我的小学同学,可能会得到对我不同的看法,如果说我现在是一个打着太极的老师,那么以前的我就是勇往直前的战士。
那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了西安。当时的我一想到宏伟的兵马俑,就难免小小的兴奋一下。到了西安,我便迫不及待的想去看兵马俑,但是我失望了,妈妈带我去了大明宫。作为盛唐的宫殿,大明宫应当是金碧辉煌的,然而我又失望了。准确的说,它的金碧辉煌只是一个过去事。草地,这里除了草地就是草地,草地的边缘标注着宫殿的名字。我独自徜徉在“宫殿”之中,那些被发掘出来的横木,似乎在哭泣,它倾诉着它昔日的辉煌,但是,就是因为叛军的一把大火,把它变成了焦黑的木炭。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对了,圆明园,那个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被烧了。它和大明宫一样,都曾繁华过,大唐和大清,也相同,都曾强盛过。历史的各个朝代,不正是强盛到衰落的过程吗?似乎只有那些遗迹在诉说的往日的辉煌。
第二天,妈妈带我去看兵马俑,我主动要求离开妈妈的身边,独自游览,妈同意了。我穿梭在那一个个俑坑之中,眼前浮现了秦朝的历史,传位三代而汉朝替之。秦始皇何等风华绝代,为自己修建了如此宏大的陵墓,让天下间多少人为他工作,欲求长生不老。然而如今,他的陵墓却成为了景点。多么讽刺的事情啊,那个统一六国,号称“始皇”的嬴政,他的墓地成为了人们观赏的地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验证了秦朝的兴衰,我醒了······
这次旅行,让我想起了以前读书时看到那些处事圆滑的大臣,过去我常常不懈于些,认为他们是软骨头,然而当我回家后再次看到这些事迹后,我对他们的看法变了。他们并没有屈服与畏惧,只是觉得忍辱负重比毅然赴死更有意义。所谓气节者,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心而已。
评语:叙事角度的选取很美,情节充实与细节的刻画进步很大,结尾有认识的表达。但文章叙事之中
缺少醒的点出,眼前的残破与自己的思维相结合,谈认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