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毅(交大附中)
一套白色西服立在那同样洁白的十七孔桥上。微风袭来,昆明湖上水波荡漾,美丽的天鹅从天上掠过,为这幅美丽的水墨画上添了惊艳的一笔。
一丝朦胧,一丝虚幻,一切都是如此不真实。离开这块土地三十年,蓦然回首,才发现时光已翩然轻过,以往的人和事已不再清晰,指尖流淌的,只是细碎的往事,抓不住,只让他轻轻溜走。
“爸爸!”一声清脆的叫声把我从回忆拉回了现实,“看!好多鸟啊,咱们回岸上去。”儿子拉着我的手,跑向湖东岸。
坐在椅子上,看着大儿子和小儿子一起玩耍,我不禁又陷入了沉思。幼时的玩伴还在这里吗?当初我和家人逃出北京时,北京已被称为“雾都”了,而如今……“小伙子,旁边有人吗?”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笑眯眯的看着我。“没人,你请坐。”我急忙让开位置。老人缓慢的坐下,好像害怕把椅子坐疼。“您一直住在北京?”“呵呵,是啊,30年前儿女们逃离了这里。但这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我可不想走。以前人们都说北京是恐慌之城,谁又能想到,北京变化这样大,现在才应该叫做宜居城市。”岁月是把利刃。在这位老者身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
是啊,这样大的变化,谁想得到。车从机场高速开到这里,到处是绿树,高楼也少见了,人也少了,那些污染环境的大烟囱也消失了踪迹。这座养育我数十年的城市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毛毛细雨从天际降临,不紧不忙,他们也在享受北京美丽,适宜的环境,然轻轻落在地上,树上。
雨滴落在水面上,惊得一只小鱼急速窜逃,几个小孩却为惊走的鱼儿大笑。
“爸爸,北京这么美丽,宜居,你当初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啊?”儿子拉着我的袖子问道。
“当年,当年和现在可不一样,每个人出去都得带口罩,要不然得了病,治不好的。”
“哦,那为什么你又要回来呢?”
“因为这里有我的回忆。”
儿子摸摸头,似懂非懂地走了。
老者也离开了椅子,回家去了。只留我一人,坐在这长椅上,望着孩童玩耍的身影,回想着以往的北京,和以往的人。
毛毛细雨还下着,野鸦在水中游着,微风带着一丝清香,小草悄悄探向外,探着身躯,水面反射出一道道光,这幅美丽的水墨画定格在这一瞬间。
评语:文章能借对话推出故事,写出城市的变化,有人物对话的情态,也能点染环境。如果在叙事后能
对今昔对比,谈对宜居的认识就更能点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