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科闻(首师大附中)
他,这个病弱的老人,平卧在那张狭小的病床上。在他身旁立着破陋的铁架,铁架上挂着一个输液包。他那张英俊的脸,如今已像张褶皱的蜡纸,削弱而枯黄。在病痛的昏迷中,他仍攥紧着拳头。
作为他的助理,我不禁回忆:
他少年时,曾经年过私塾,当教书先生询问同学为何读书时,他肃然起立,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确实,他为中华之崛起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学生时,便在五四时期领导了天津“觉悟社”以致被捕,在监狱里,他又编写了《警厅拘留记》,它真实的记录了主人公在中国革命的启蒙时期就勇敢坚定的冲杀在斗争的最前线。据说解放后有人在旧书摊上发现了这书,便回去请示他,但他坚决不同意收购。
他成年后,在危急时刻,1938年,他右臂受伤,两次治疗不愈,治好赴苏联求医,因为时局紧张,他没有完全恢复痊愈,最后还是落下了一个臂伸不直的残疾。
当解放后,他出席了万隆会议,走访了印度,与尼古松握手,与尼驾鲁商议。但最能烙印在人们心中的,却是他英雄的气概,与过人的头脑。记得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提出不怀好意的问题:“为什么你们中国人民是低头走路,而我国人民却是抬头走路呢?”只见他面无惊色,淡定又幽默的举起手掌,表示尊敬的对着那位记者:“因为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而贵国人民走的是下坡路。”刹那间,全场哗然,鸦雀无声。那时,我为他所折服。
他年老时,身染绝症,在6月1日,他住进医院,我曾记得他连续几天只休息一两个消失便继续工作,甚至有一天工作了一天一夜。
如今的他,这个病弱的老人半卧在床上,熬过一天一夜,为的是给全国人民的觉醒,为的是给祖国不被四人帮摧毁争取一分一秒,他明白:这时候,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挥袖驾鹤而去。
接近中午,他睁开了惺忪的眼睛,我凑上前去,他的脸慢慢舒展开,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总理,您醒了,”他缓缓点头“润民,看你的气色不好,要注意睡眠呀。”我眼圈不禁一酸:“总理,这是您的……”我看向他的早餐,一碗粥,一碟咸菜,还是他那淳朴的传统早餐。“您不太方便,我喂您吧。”可他一挥手:“我虽然弱,但不妥协,润民,咳……咳咳……你以后千万不能妥协,无论敌人,或是困难。跟中央说,中央让我活几天,我就活几天!咳……咳咳……”他轻轻挥挥手……
当夕阳西下,一轮红日落尽天涯。
评语:情节充实,具体,事件的描绘生动,有自己理解与情感的表达。但文章在结尾缺少对英雄的总结,
主题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