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谩骂指责的文章反映怎样的社会秩序,身为知识分子的作者体现出何等的道德规范?清华大学肖鹰教授发表的犀利批评韩寒及其作品的文章体现当代知识分子的浮躁,再次反思文艺批判不代表可以言语暴力。
在肖鹰教授的文章里,批判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是一部烂片,散淡随性,只为名利。然而通观全文,超过一半的字数在将矛头指向韩寒进行一通乱骂。让身为旁观者的我看过肖教授的文章后不禁不寒而栗。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都可以批判一种现象。例如肖教授文章开头对电影的批判,不论他再怎么说电影仿效,没有诚意,逻辑混乱,觊觎名利,都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力罢了。但如此自由是有底线的,超过底线即要负法律责任。若仅从韩寒是什么样的人来看,他高中辍学,从当时的不得意到现在的作家导演,他的才华是否像我们所见所闻一般还有待澄清,不过我想问肖鹰教授,世界万事万物不在时刻的发展变化之中吗?难道之前的高中学历就能代表韩寒现在的才能?肖鹰教授的批判,早就偏离了文艺批评的界限,偏离了探讨作品本身,是个人操守的丧失。
读完肖教授的文章,发现其文章出处体现的是可笑的浮躁失态,过度愤慨。文章写到“要清理韩寒”一处让人不解,韩寒与你无怨无仇,何以说“清理”?难道仅仅因为韩寒的疑点重重?这样批判着实过激。
试想倘若如此文艺批评被社会接受,当不满的职责,粗暴的评论姿态成为常态时,这样的社会及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首先,想象当对一件事不满而习惯立刻起身职责谩骂,那争论的对立双方会怎样影响社会秩序?当过激的词语和所谓的“评论”频繁出现于人们的视线,久而久之,又会如何降低大众的道德底线?当此类文艺批判被大量刊登,对文坛风气的轰击与感撼又是怎样之大?再次,肖鹰教授身为清华大学教授,他的身份就代表权威,他的声音就具有影响力,然而肖教授却发布如此暴虐宣泄的文章,让人大跌眼镜,倍感担忧。
斯文的,可接受的文艺批判是严肃的,有操守的,而言语暴力只会使作者论点站不住脚。杀气腾腾的乱骂更是文艺批判之不幸。
评语:论点鲜明,思路清晰,能逐层深入,能灵活掌握谈意义说危害的方法,写出了自我,写出了力度,还
写出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