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
清晨的腾格里,狂风四卷,怒沙铺天盖地。座座沙丘,宛如着火一般,升腾着一股股浓密的沙烟;平日里,线条分明的沙脊,此刻,也扬起了层层沙雾。沙似急雨,天空一片黑黄,能见度约为五米。狂沙呼啸着,劈头盖脸地打在吉普车的窗玻璃上,司机紧张地握着方向盘,左拧右拐的,一会狂踩油门,一会又猛的刹车。车一会蹿上了沙脊,一会又猛地冲向谷底,没有一刻平坦与平静。我紧抓着扶手,心里忐忑,手心冒汗,大气不出。浩瀚的大漠,宛如深夜里巨浪滔天的海洋。而吉普车,恰如涛峰浪谷间的晃着灯火的小渔船。
大漠的天气,比女孩子的脸还要善变。昨天,艳阳高照,浮云万里,世界一片金黄。但一晚繁星收敛之后,却呈现出狂暴的一面。说实在的,选择今天离开,是不理智的。但行程早已定好,既离之,则安之吧。
约莫一个小时,终于从起伏的沙海中冒出来。景区门口,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向远方。司机长出了一口气,猛踩了一脚油门,向前狂奔而去。时近十点,但公路上,没有任何来往车辆,只有我俩踽踽前行。公路两侧,仍是连绵起伏的沙丘,而路面上,到处流动的细沙。整个世界极为安静,除了马达的轰鸣声,就是沙子扑打着车窗的声响。吉普的前灯照亮了十几米的地方,这光景,真像进入了旷野的黄昏。又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车从一片连绵的山脉间穿过,这片山脉,一片灰黑,光秃秃的,岩层裸露,层层叠叠的岩层,宛若千万条巨大的胳膊,扭曲着,盘旋着,向上直奔而去,没有树木点缀,没有飞鸟,只有一片空旷的死寂。待出得山口,两侧的山脉上,竟有延绵不尽的古长城。
天空意外的湛蓝,阳光如水,流云朵朵。似乎山那边浩大的沙尘,只是我的一场幻觉。司机把方向盘往右边一转,脚猛的踩,车戛然而止。他推开车门,深深吸了一口气,对我说:下来透透气吧,这是贺兰山的明代长城。
说实在的,久居京城,时常目睹长城,很难引起什么感觉。但“贺兰山”三字,却在我心里陡然翻起了无数的波澜。眼前这片峭拔雄浑的山脉,竟然就是古代的战略要地,就是岳飞《满江红》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
思绪陡然回转,漫溯千年,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当拓跋思恭平复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时,该是党项族往贺兰山一带大规模迁移的时候吧,那时,是唐朝。而后,修生养息,风调雨顺,民丰物富,任中原地区成了五代十国,而这西北的一隅,却是人间的乐土。似乎,在一开始时,贺兰山下的党项族就奉行着韬光养晦的原则,虽偶有刀光血雨,但依附中原仍是当时的主题。但平静终究被打破,当党项族中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李元昊,历史的主题就要重写!
他称帝了!号为“大夏”,史称“西夏”!贺兰山脚下的子民,在他一纸秃发令下,都成了骁勇强悍的战士!称帝后数年,他发起了对宋的侵略战争: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了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这四场战役,打得北宋王朝丢盔弃甲,胆战心惊。本是北宋的臣子,而今,却反过来对君主国大肆用兵,攻城掠地,西夏自然成了北宋的眼中钉。连年征战,西夏国力疲敝,而北边的辽国,却趁机大举入侵。辽兴宗携10万精兵御驾亲征,双方决战于贺兰山,最终,骄傲的辽国大军被李元昊用计击破,10万精兵有去无回,甚至,差一点连辽兴宗也成了阶下囚。对宋辽作战大胜之后,西夏如日中天,疆域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巍巍贺兰,泱泱大国,也奏响了历史的最强音。
是的,自西夏建国之后,宋朝无时不刻想着雪耻与收复。于是,宋神宗时期,又发起了灵州之战、永乐城之战,但折损了军民60多万,败多胜少。其后,金灭北宋,掳走靖、康二帝,宋室南迁,苟安南方。每每翻开这段历史,多要为这个王朝哀叹,对西夏作战难以取胜,而对金国的肆意欺凌也显得无能为力。当我们回首《满江红》时,确不得不为岳飞而痛心。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贺兰山缺!贺兰山缺!“缺”即是“阙”,意为两山夹峙的地方,它是内蒙草原进入宁夏平原的关口。对于岳飞而言,它已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他既想直捣黄龙府,灭了金国,迎回靖康二帝,又何尝不想踏破贺兰山,解决一段历史的恩仇?这首词的气魄何其之大!它将岳飞作为一个宋朝将领的内心淋漓表达。但要想收拾旧山河,重回大汉王朝的兴盛,建功立业,完成毕生夙愿,又何尝容易?岳飞最终没能直捣黄龙,更没有机会踏破贺兰山,便匆匆在莫须有的罪名下溘然长逝。而贺兰山,也成了宋室王朝永远的痛!
但,贺兰山终究还是破了!虽然不是宋朝攻打下来的。地理独特,纵横两百多公里,横亘在内蒙与宁夏平原之间,它能造就帝王的基业,又何尝没有埋下灭亡的祸根。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亦是王朝兴替的所在。自李元昊之后,西夏历时一百多年,九代帝王如履薄冰,时刻警惕着日渐强大的邻居。但当成吉思汗灭金之后,西夏成了他挥兵南下的障碍。贺兰山,成了横在一代天骄面前的悬崖峭壁。于是,他对西夏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用兵。每一次用兵,几乎都朝着贺兰山而来。贺兰山,这个西夏赖以立国的逶迤山脉,最终被踏破,而这仰仗山势而成帝王气象的王朝,却山破之后,成了蒙古铁蹄底下,又一个屠城的牺牲者!
而大宋王朝,虽也梦想着踏破贺兰山。但是,唇亡齿寒。在贺兰山被踏破不久,继西夏灭亡之后,成了蒙古铁蹄下的又一个灭亡者。这或许,远非岳飞所能想象!但历史,却以这样血淋淋的方式,以一种近乎谶语的方式,告诉着兴亡更替的道理。想来,让人不胜唏嘘!
耳边,响起了司机按下的喇叭声。他在提示我又该启程了。
我坐上车,任汽车朝前奔驰,却忍不住扭过头去,默默地凝望贺兰渐远的背影。是的,帝王的基业,自古兵家兵争之地!如此独特的所在,至今,仍在屏蔽着腾格里沙漠、丹巴吉林沙漠的浩大风沙。我不能设想,成吉思汗对西夏用兵,是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贺兰山,挡不住西夏被灭亡的命运,而其上明长城的修建,又何曾阻挡得住满清入关的铁蹄?兴与亡,远非几个万夫莫开的关口而已!
贺兰山缺!西夏王朝的背影,又何止是西夏王朝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