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教育部宣布了一件大事,要采用“亚洲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改革英国数学教学。“死记硬背”的中国基础数学教育将进入英格兰半数小学的课堂!
英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的国务大臣尼克·吉布说,国思语文,这种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成为英国学校的固定标准。教师们也将接受培训,使用新教科书,学习如何采用中国式数学教学方法。
在英格兰地区,将有大约8000所小学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英国教育部还决定在未来4年内,投入4100万英镑,用于购买教科书及相关培训的开支,同时还将建立35所专业数学教学中心,作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台。
曾经,“中国式教育”似乎是一个贬义词。提到它,我们会联想起诸如“死记硬背”、“填鸭式”、“题海战术”这类词语。中国式教育被描述成一种刻板、强硬、不人性化、扼杀创新的模式,唯一的作用不过是“应试”。
我们也许都很熟悉那种模式化的鸡汤小故事。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有哪些不同、中国老师怎样外国老师怎样、中国课堂氛围如何外国课堂氛围如何……反正一到中国就是学生没有想象力、不够灵活、循规蹈矩、埋头读书,而外国孩子保留着自由的天性和丰富的创造力,大胆、独立、全面,有无限的可能性。
结论:中国式教育弊端太多,学习好的都是考试机器,培养不出大科学家。
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在一场科学实践中,组织者让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测一块金属钠的体积,中国的孩子拿出来直尺、天平和密度表不停尝试着直接测量长宽高,计算质量除以密度,花了将近四个小时,而美国的孩子拿出来量筒装上水,把钠块放进去。增加的体积就是钠块的体积!观众们为他们的智慧而鼓掌欢呼!
金属钠放进水里很可能会爆炸。这很明显是一个讽刺的段子,但却真的有不少人相信,并且用来作为中国教育劣于外国的佐证!可以推想,不少类似的故事,未必可信。
中国教育确实存在自己的不足,但真的有这么不堪吗?外国的教育方式就完美无缺吗?
实际上,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很明显。就拿数学来说,语文培训,虽然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死记硬背”乘法口诀,但是这对提升基础计算能力帮助非常大!当不少外国的孩子看到二位数乘法开始头疼的时候,大多数中国孩子都能轻松地运用乘法口诀很快说出答案。
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目共睹。中国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一直表现优异,是长期雄霸赛场的金牌大国。这和中国式教育培养的扎实基本功是分不开的。
反观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同龄学生一两个年级。有许多成年人,连两位数的乘除法都离不开计算器。他们实在是不能不想办法提高一下基本的数学能力了。
歪果仁的数学水平,小编举两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一名英国男子问女友,如果她去买披萨,会要求店家切成八片还是十二片?女友回答八片,而她的奇葩理由是:因为我吃不了十二片……
另一个外国哥们问女友:“哥哥现在4岁,弟弟的年龄是哥哥的一半,那么哥哥100岁时,弟弟多少岁?”女友答,50岁……
所以同志们,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啊!敲黑板!
2015年,英国BBC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进行了一场中英教育大PK。在全球QS教育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最终,片中的女主角,中学教师杨军,成为英国教育大臣的改革小组成员,开始了推动中英两国教育模式互补的努力。
也许没有哪种教育模式是毫无问题的,中西方各有侧重,也各有缺陷。我们教育上存在的不足,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但小编也希望,中国人应该自信一些,看到中国式教育的优势所在。不要一提到中国教育就一味批评、反对,好像外国的都是好的、对的,而我们的教育一文不值。外国的学生都很优秀,中国的学生就全是缺点。那些只会贬低中国的不知真假的鸡汤文,也不要再转了!
外国都能承认和引进我们的长处,我们自己怎么能看不见呢?
毕竟,知优知劣,才知道如何扬长避短,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