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走班制”成为高中课改新趋势。随着“走班制”的升温,分层授课、流动教学、兴趣分班也成为了一些小学、初中的课改方向。但在推进过程中,作文辅导,它也给学校的学生德育、教学管理、师资配置、教学空间等方面带来挑战。如何走下去和走得更远,这是“走班制”抛给中小学校长的新课题。
近日,广东佛山一民办学校实行“走班制”的新闻引发热议。而此前,深圳、青岛、北京等多地的中小学“走班”成风。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后,更有不少专家预言“走班制”将成为中小学课改新潮流。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适合与可选择,是“走班制”的两个关键词。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提高了学生的选择能力、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它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这样的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扩大了学生的交流范围,增加了学生的相互影响,有利于提升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走班制”也遭遇了不少问题。如何走下去和走得更远,这是“走班制”抛给中小学校长的新课题。
“走班”走出的选择题
“试点‘走班制’,是一名具有教育使命感的校长应作出的选择。”在第六届京师基础教育创新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校长李玲十分赞成在中小学推行“走班制”。从2007年开始,她所在的学校已在小范围内试行“走班”。2014年,学校在英语和数学学科方面又实施了年级的“走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式也相应发生变革。对于学校而言,教育改革走向深处,将育人为本落到实处,需要让教育回归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上。如何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去发展和提升自己,这是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走班制”因其因材施教的特质,成为目前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在李玲看来,“分层走班”的课程模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才是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所做的教育选择。
“走班制”的实行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选择和自我管理。在“走班”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开始去尝试、探索、思考,慢慢发现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不适合的,开始学会做选择。学生选择意识的增强,是李玲十分看重“分层走班”的一个重要原因。
“‘走班制’的课程模式提升了学生的成绩,让孩子真正经历了生活选择。在形式和内容上,它都给予了学生最大程度的选择权。无论在选择过程中经历挫折还是遭遇困惑,都是他们未来人生的‘必修课’。”尽管十分赞成在学校推行“走班制”,但在实践过程中,李玲还是十分谨慎:“首先要试点,然后将这些试点拓开,逐步关注语、数、英学科,从一个学科拓展到多个学科,从一个层面拓展到多个层面。”
“走班制”课程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而对于家长而言,缤纷的课程也给他们出了一道道家庭教育的选择题。李玲所在学校的一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报了三个兴趣选修课,选修课采取的是择优录取制度。那名学生的第一志愿是舞蹈,但落选了,只能选择去第二志愿的健美操课。家长情急之下打电话要求李玲把孩子调到舞蹈班。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她发现“分层走班”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家长的传统教育理念,孩子选择能力的缺失,与家长的选择意识淡薄紧密相关。每一个孩子在未来生活中都要独立作出选择,国思语文,同样也要承担选择的结果,这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需要教会孩子的。显然,目前的家庭教育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走班制”的洗礼。而横在“走班制”前进路上的障碍,远不只是学校和家长对于“走班制”的观念分歧。
“走班制”且慢走
“走班制”与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需求相契合,因此,推行“走班制”一直位于不少学校改革“议事日程”的顶端, “走班”热居高不下。但是,追溯“分层走班”制度的源头可知,“走班”在国外教育体系中并不算稀奇。在国外教育中不稀奇的“走班制”,是否能扎根在我们的教育之中,还有待考量。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校长胡晓明认为,“走班制”尚处于试验阶段,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研究教育管理理论和现代学校制度的程凤春教授,则直接摆出了数据: 在教学空间和师资配备方面,假设将原来45人的班额拆分成30人的班额,在现有教学不变的情况下,教室与教师数量至少也要增加1/3。“走班制”的实行势必对学校的教学空间和师资配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管理方面,“分层走班”打破了原来的行政班,学生流动上课,学科和教室固定,教师也相对不变,如何记考勤成为一大难题。“分层走班”可能会导致学校必修课程无法按照行政班“齐步走”的方式开展教学,各个教学班在教学进度上会出现快慢变化。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走班制”增加了学校德育开展的难度。在“走班制”的课程情境下,班主任很少见到自己的学生,全校各个年级、各个班、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落到实处?“分层走班”,学生流动而分散,学校很难开展集体活动,班主任如何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呈现的德育问题?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受冲击最大的可能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胡晓明认为,在“走班制”的这场实验中,真正实验的不仅仅是校长,还有教师。一所学校要推行“走班制”,首先要问的就是,这所学校的教师准备好了吗?“分层走班”过程中,教师一般身兼多职:有些教师可能既教A班又教B班,不仅要分层备课,还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上把握好分寸。此外,有的学校在六年级以年级部制管理为基础,实行“导师制”管理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担任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承担起教学班管理责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可见一斑。
从校长角度出发,在推行“分层走班“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根据其他学校试行“走班制”的情况,让教师准备好迎接这场课程改革是“走班制”走得既好又稳的前提。在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一股脑儿地推行“走班”可能会适得其反,“走班制”还需慢走。
“一刀切”的“走班”易走样
就目前一些学校的试点情况来看,全面推行“走班制”还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师生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师资保障、学校的硬件设施、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安全防范以及教学研究方面,都存在太多的问题。再加之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情况不同,学校与学校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
北京师范大学平果附属学校校长高庆海认为,必须冷静对待“走班”热。“对于我国中小学学校来说,‘走班制’并不是‘必选项’,而是‘可选项’。”他以美国学校“分层走班”的情况为例,说道:“即便是在‘分层走班’条件更为成熟的美国,也并不是全部都实行‘走班制’,多数小学还是一名教师教所有科目。而在我国中西部一些地方,很多学校连均衡发展都没有做到,又何谈选择呢?”一些名校“分层走班”教学的成功,阅读培训,并不仅仅是因为“走班制”的制度优势,还因为这些学校自身的师资与硬件设施能够满足“走班制”教学改革的需要。
除了地域差异外,在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习阶段实行“走班制”也不能“一刀切”。对于小学生来说,选择能力较弱,而且注意力转移较快,一些兴趣课程一时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或许过了五天、十天,孩子们就没有兴趣了。对于学校来说,如何让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又能够充分满足他们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很重要的保障工作。
“如果仅仅因为专家说‘走班制’是好的、该做的,就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改革,不考虑学校自身条件,最后‘走班’只会走成‘四不像’。”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校长张东海对“走班制”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实行“走班制”,要因校制宜,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灵活变化,否则,“走班”走到最后会走乱了课堂,走乱了教育。
“走班制”倒逼整体改革
当然,试行“走班制”也有其必然性。行政班的生态环境,限制了高年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生活能力、组织能力都会受到限制。而“走班制”更具有社会特点,更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而且,“走班制”的推行,的确有助于解决传统行政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和偏科的问题,但这未必不会导致新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和偏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层层走班,那将是无解的方程。
学校推行“走班制”之前,应先对“走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何在“走班制”情境下,发挥每一个学习班教师的道德引领作用?如何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走班制”的推行,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倒逼学校校长、教师从学校管理者、学科教师变为真正的教育家、灵魂工程师,倒逼学校进行整体和全面的改革。
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学校的做法可供借鉴。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目前正在尝试将行政班教学和“走班制”教学相结合,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校长张东海认为,两种教学方式取长补短,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又能够保证立德树人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学生和教育未来负责任。
程凤春认为,在“走班制”利弊分明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走班”的优势,消除或“走班”的弊端,是中小学校长在迈出“走班”这一步之前,需要审慎思考的。盲目跟风并非明智之举。校长需要冷静分析“走班制”的利与弊,在确保本校硬件设施能够跟上“走班制”教学需求的同时,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让绝大多数教师准备好后再去试点、去推进,届时“走班制”教学改革自然就会水到渠成,而不会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