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从九十年代出现端倪,新千年方兴未艾,至今已成燎原之势:学界明星轮番登场,国学文本林林总总,相关培训春笋怒发。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考虑让孩子接受国学教育,但国学课程应该达到什么效果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可言,如何在纷乱的国学培训机构中做出选择令人困惑。学国学究竟有何用,又该如何学呢?
首先,学国学可以借古人智慧观察社会、体察自我、认知天道。国学可以帮助我们明了为人处世之道。一个人存于社会,应学会孝亲长、敬师尊、明事理,这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钱基博在《国学必读》中认为,国学应“发国性之自觉,而纳人生于正轨”就是此意。同时,国学为我们提供了修身养性的路径。古人极具超越性的视野能帮助我们超越人事的维度,体自然通造化,从而反观人事,明白进退取舍,进而在对自然和人事的把握中体悟规律,从容把握人生。
其次,学国学可以借传统文化恢复我们的精神信仰、树立民族自尊。当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繁荣已经不能满足国人精神需求的时候,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自信和精神给养是必要也是必然的。更何况,国学内容博大精深,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形式又纷繁多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医术……几千年的文化有太多可以去学习汲取、继承发扬。
再次,学国学呼应了中高考改革要求。目前全社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不容乐观,中学生更是如此。而语文中高考改革对传统文化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以书法、诗歌鉴赏,传统艺术形式为考察内容的题目越来越多。即使只作为考题语境,就让很多学生产生阅读困难,比如,2016年北京中考,阅读题就有京剧艺术中梅兰芳创造的多种指法表达情感的题目,让不熟悉京剧的同学头疼不已。这种考察也进一步排除了在短时间内靠突击获得好分数的可能。因此,系统学习国学知识,积淀人文素养就成为一种必须。
那么,国学应该怎么学?
笔者以为,学国学不应该只是熟读背诵大段经典文章和诗词,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背记了多少篇目,将学习的手段当作目的,国学成为学生匆匆应付的功课,就难有积极明显的效果。例如最近关于经学教育引发的种种议论,生吞活剥地背诵经典反而让一些学生厌恶经典,应引以为戒。学习国学应该抓住国学的精神内核,将国学的精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是将“死”的文字传递,而是将经典活用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让经典活起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这样学才能真正内化成当代人的精神底蕴,得其意而忘其言又何尝不可?
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只是翻译背诵,学生得到的仅仅是死的句子。但我们如果能从传统文化中引申相关的内涵,比如讲明古人对“时”的深刻理解,任何事都讲究一个“时”,《易经》占卜,插秧种稻,修身养神,品茶中医,均有其“时”,从而引向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休息等“时”,让学生明白“适时”、“时时”、“及时”的重要,再看“学而时习之”就有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和体会,也许收获就不止于背诵了。
本着这样的思路和认识,我们开设了国学素养提高班,旨在通过经典研读、诗词赏析、历史人物解读等内容,巩固课内文言知识,补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语文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古代文化知识。我们更希望让国学回归生活,将经典作品的学习和完善道德品质、感悟自然,涵养人格等结合起来,让国学经典的作用不止于考试、不止于一时,而能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