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作文题目:
中国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有着“纸寿千年”的美誉。它轻薄,却能承载文字、文化的厚重;它素朴,却能呈现心灵、精神的绚烂。轻中有重,朴中见华,又何止宣纸呢?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高二年级作文题目:
2015年4月,河南郑州一位中学教师的十字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网络走红,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议论。有人说,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该老师此举令人敬佩;有人说,钱包那么小,谁都走不了;有人说,你又能走多远?有人说,世界那么大,到哪儿都一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高三年级作文题目: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1000字。
二、各年级作文分数段统计
高一年级:
一类文上(48-50分)人数:2人
一类文中(45-47分)人数:5人
一类文下(42-44分)人数:20人
高二年级:
一类文中(45-47分)人数:6人
一类文下(42-44分)人数:20人
高三年级:
一类文上(48-50分)人数:1人
一类文中(45-47分)人数:4人
一类文下(42-44分)人数:2人
在第7-9周作文训练中,同学们作文成绩优异,特此表彰!
高一年级第7-9周国思学员优秀作品展
作品一:
难忘鸽哨
作者:程玉洁
湛蓝的天空中传来一阵悠扬的哨音,随着白鸽在空中的盘旋,那声音时高时低,亦长亦远,幻醒了老北京尘封已久的记忆。
记得初次接触鸽哨是在爷爷家。爷爷家里养了一群鸽子,按老一辈的话讲,养鸽子哪有不玩鸽哨的。当时年纪尚小的我坐在石阶上,远远地望着那团白色的身影飞上天,悠扬的哨音便从碧空飘来,给宁静的天空又添几缕静谧。我闭上眼,微风习习,槐香阵阵,缱绻在美妙的哨音中,如痴如醉,心如止水。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声音,爷爷望着天笑着说:这是鸽哨。
鸽哨又小又轻,最重的也不过七八克重,把它挂在鸽子的尾羽上,利用鸽子飞时带动不同的气流就能发出悠扬灵动的声音。爷爷虽不是京城中制作鸽哨的名手,但他制作起鸽哨来也是轻车熟路,花样繁多。我见过的样式就有二筒,三联,七星,十三眼……材质也是各式各样,以传统的葫芦到圆润的竹子,从轻巧的荔壳到新式的塑料……每每讲起鸽哨的故事,爷爷的脸上总会浮现出怀念的神情。挑个晴朗安静的午后,精心地给鸽群搭配不同的鸽哨,挥着竹竿把鸽子赶上天,高音低音交织的交响乐就从天际传来,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无限享受。这时满街的人都会伫足仰望,沉浸在这小小的鸽哨所带来的仙音中。凡是鸽哨做的巧的,隔了好几条街的人都能知道,前去求教的人数不胜数。讲究的人要在自己的鸽哨上刻下字,像“宋”“文”等字都是当年大名远扬的,人们见到了刻这些字的鸽哨必会好好仰慕一番。又小又轻的鸽哨却在老北京的生活中留下力压千钧的一笔,我想它的迷人又何止是空灵的哨音,更多的是蕴藏在它背后的那份流传千年却亘古不变的京味文化和独属于老北京的记忆。因此它才能跨越时间的鸿沟,让那动听的哨音从清朝八旗子弟的别院中一直飘到现今老北京的千家万户。
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月,不知爷爷家的槐花开了又败了几回,那悠扬婉转的哨音一点一点淡出人们的生活,那小巧的鸽哨被遗弃在不知名的角落。我只记得透着点古朴气息的平房不见了,高楼大厦立起来了;湛蓝的天空少见了,灰蒙蒙的天空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人们的生活充斥着忙碌的追逐,那份宁静悠扬化在了城市的快节奏中……我甚至也忘了那份遥远的静谧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浮躁和空洞。
直到有一天,窗外突然又飘来了久违的哨声!我推开窗,望着遥远的天边那些白色的身影,空灵的鸽哨声一瞬间触发了压在记忆深处的有关小巧的鸽哨的一切记忆。我仿佛回到了那一个个槐香阵阵的午后,闭上眼,眼前宛若出现了一片素淡的旷野,一片晴朗的天幕,一片水波不兴的宽阔河面。我听到了来自轻巧的鸽哨的召唤,那是京城记忆的复苏,是京城原貌的重视。
我曾无数次瞥到过这样一幅场景:一群白鸽冲上天,老北京在鸽哨声中安静了,城市的嘈杂被悠扬的乐声覆盖。碧空中的白鸽,俯视着青砖白瓦的房屋,盘旋,盘旋……轻中有重,朴中见华,唯鸽哨而已。
我难忘那鸽哨。
作品二:
宣纸
作者:史夏婕
在用纸上,我更偏爱生宣。
刚刚开始学习书法时并不喜欢用生宣。一开始研的墨总是水多墨少,写在生宣上,黛色的墨迅速洇开,把本就歪歪扭扭的笔画染得更难看了。下笔时圆润的笔画边缘变得弯曲不堪。生宣又很软,那几个由于神来之笔写出的妙字也因生宣上的褶皱丧失了神韵。
后来,笔画的排布正常了许多,墨也会调了,字渐渐有了体,发现曾经那些令人厌恶生宣的原因已经不再了。边缘曲折的字趋向圆润,褶皱的纸张可以被熨得平平整整后保存起来。对于生宣已经不太讨厌了。
有一天练字时,不小心溅了一滴涮笔水道生宣纸上。青黛的墨色逐渐在纸上晕染开来,看着缓缓洇开的水滴,我好像喜欢上了生宣纸特有的性质。一滴水砸入纸中,边缘慢慢外扩,每一个分子都尽力地向远处伸展。而写意画的妙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不同浓度的墨汁在生宣纸上肆意伸展,造出层层叠叠的山峦,朦朦胧胧的云雾,染出仙境般的画面。在书法上,生宣可以弥补笔锋的不足,使字显得更加饱满而刚柔并济。
上次去买宣纸时,被那些可笑的店主弄得无功而返。每当我问“有生宣吗?”的时候,那些人的回答都如出一辙,生宣都没什么人买,买熟宣多好,好写,最适合练字画画。甚至还有一堆半生半熟的奇怪宣纸在市场上出售。
生宣固然有不足,但它给习书法的人带来的好处则是二者远远不能比拟的。它的干涩让习书法的人更切实地感受每一划的笔触,每一次墨水渗入纸张的过程。而干涩也使人们不得不悬腕而作,让人对笔锋的力道的控制更为精准,对生宣纸的熟悉过程固然漫长,但也为习书法的人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成长,是培养耐心,锻炼自我,丰富内涵的过程。
然而熟宣就大有不同。熟宣是在生宣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它更适用于工笔画,华美,金壁辉辉的艺术效果是它追求的,加工它的明矾水洗去了它的质朴与天然,也洗去了它的干涩,它十分光滑,但容易落笔不定,让字显得轻浮,对于习书法的人来说不利于培养心性,扎实基础,同时熟宣被明矾带走的还有它的寿命,极长时间的留存会使它更容易破碎,耐不住时间的煎熬。
生宣轻如蝉翼,却也重如泰山。墨色在其上的恣意晕染,体现的是千年来文人雅士追求的随性自由,它的质朴、天然更加深了它的古韵。古人纵情的书写被那一张张经住时间冲刷保留了下来,今人对利益的追求却使它遭到无视。重拾起那一张张生宣,它会穿越千载将墨色沉积,培养你恬淡的心性。
所以,我更偏爱生宣。
作品三:
轻扇见真意
作者:佟芳
梦中,轻摇,驱走初夏细蚊的,是扇;掩面,轻小。含情未露半掩面的,是扇;突展,轻抖。一步作诗三次摇的,是扇。轻轻的扇子中却总流露着什么,或爱,或意蕴,亦或文化。
夏虫不断叫喧,风欲吹树而树止且不动。仿佛梦中一般,却又好像在朦胧中睁了惺忪的眼。眼前,她坐在床边,手中轻摇一把蒲苇草扇,一下,一下……随着扇边上下的浮动,我又渐渐沉入梦中。或不知曾几何时,或不知多少夏夜,她便坐在那里,手执草扇。那时还小吧,如今那扇草扇已不知丢到何处。但在夏夜,偶被细蚊叮咬后醒来,总能想起那面轻轻似风的扇,和执扇的她,这便是母爱了吧,扇中隐藏着爱,回转百遍,经久不灭。
灯火夜阑珊,河船声声蔓。江心停着些许船舫,船头的灯火将秦淮河映得如天上的街市,灯光如星。舫中的女子或坐弹于筝前,或立抱琵琶,或……郁葱般的指执一面蒲扇,轻轻掩住朱唇,唯留一双含情目,纵使柔肠百转。“足下轻移,身量纤纤,肤若凝脂,面若桃花。再启唇而唱,伴着弦弦掩抑声声思”的琵琶和声声入耳的筝,值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团扇轻摇,拂起脸侧几缕青丝,似非凡间人。这便是古时繁荣的歌姬意蕴,而也唯有我朝古时的风流雅士于此齐聚。扇中有夫子庙的轻笑怒骂,也有风情万种,更有曾经灯火不熄的繁荣昌盛。
想象,身坐于此,听风流之辈饮酒作乐,作诗以和歌,此乃璀璨如明珠的诗词文化,一白衣文人起身踱步,手中的折扇轻轻绽开,再慢摇三下,迈出一步,最后从嘴中轻吐一句诗句。或是“蜀栈秦关岁月遒”或是“梦绕秦淮水上楼”,亦或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古人随身爱佩些玩意,必有的或是折扇了吧,席一身白衣,流连于美酒美人,再作诗一首,美哉!妙哉!或有作诗比拼,在用词上字字珠玑,赢得一片喝彩。扇骨中一串串诗句连成一首完整的诗,扇子中便也浸渍了些许古韵与文化。从古起,至今落。
看着大街上偶有卖扇子的店面,里面却也全是精美的收藏品般的扇子。昂贵的木柄配几颗贵重的珍珠,扇面上也是闪得人眼生疼的亮粉亮片。其实何必呢?买扇子不过求个回忆与怀古。现人也不用摇一把扇子作诗寻乐而是捧着手机刷刷微信。现人也不用草扇驱蚊防虫而是在空调房里点着蚊香。扇子也渐渐变成精美橱窗中没有生命的收藏品,从扇骨到扇面再到扇柄无疑不是华丽精贵。等待它们的不过是“闲情逸致”的富贵收藏家或是茫然到只会称赞的外国游客。
而我,我只不过想要一把素白的扇,扇柄上只坠一个简单的扇穗,或许轻轻扇动,还能嗅到些许秦淮河的爱的无边和清旷,以及纸扇轻摇间的那份情致……
高二年级第7-9周国思学员优秀作品展
作品一:
知行合一
作者:崔旭萌
一位教师的十字辞职信引发热议:“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此,有人说她有冲破生活禁锢的勇气,有人说她追寻自由值得赞赏,而在尊重她的选择的同时,我被她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方式和开阔眼界的情怀深深的折服。
董其昌说:“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读书和行路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或缺的。有人曾把“读万卷书”比作通过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所以要想得到这座金山,不仅是要看到这座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才能真正得到它。陶文濬之所以把名字从“陶知行”改成了“陶行知”,是因为他不仅推崇时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更认为“行是知之如,知是行之成”这一思想;李时珍不仅读了许多医书,更是亲自去实践,上山采药,配药,行走在漫长的医路上,著成了名震四方的《本草纲目》;司马迁周游全国,亲眼看到世界,为历史而各处奔波,写成惊人四座的《史记》;贝津铭走访中国半年多,了解中国建筑后设计出与两侧拙政园和忠王府两处文化遗址完美融合,相得益彰的新苏州博物馆……去看更大的世界未必是什么不好的事,拥抱一个更广阔精彩的世界,领略一个更高远更全新的视角,获得一个更精细更诗意的心境,心智成熟,知识丰富,何乐不为?
相反,没有了“行路”,没有了实践,那又怎能体会到学习知识的道理,又怎能做到学以致用呢?没有实践,就好比一个人给你指了条到达终点的路,而其真实性和实用性你却无从考证而知晓。俗话说,耳听不能为真,眼见才能为实,而“眼见”,只能靠自己身体力行才能实现。马谡空有一张好嘴,明白兵法胜于他人,却正是因为缺只灵活的实践和运用,只会纸上谈兵,最后失了街亭,成为蜀国覆灭的导火索。试想,倘若马云没有辞去工作没有去“看世界”,怎会成就今天家喻户晓的阿里巴巴?倘若乔布斯没有辍学去亲自实践亲自开公司,怎会有响彻全球的苹果公司?倘若爱迪生没有经历过上次的实验,怎会有今天的光明?……他们不正是将“知”与“行”结合得最好的人吗?一旦看到了那座金山,一旦锁定了目标,就一定要去“行”,去实践,去达成目的。
然而值得澄清的是,从平凡的生活中改变自我,去看更大的世界并不意味着是以一种逃避责任,也不意味着一种不顾一切的任性。在追寻理想,“看世界”的同时应有所保留,在你跌倒,遇到挫折之时,可以休憩片刻,继续上路。而不应像李白一样,毫无所依,故然才华横溢,固然想通过“行路”来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却“欲上青天揽明月”,醉酒后太过疯癫将自己的生命淹没于大海之中。
就像陶行知所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是为了更好的“知”。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去看大世界是一种勇气,一种志向,一种人生抱负。知与行合二为一,既能寻找心灵的寄托,又能开阔眼界,世界那么大,我们都应该去看看。
作品二:
天地在你心
——致顾老师的一封信
作者:张正佳
亲爱的顾老师:
你好!
我看到了关于你的辞职之举的种种议论,有人说你走马观花,有人说你抛弃责任,然而在我眼中却不是这样。上路,是为了更好的体验世界,然后收归于心。你的心不在天地,但天地在你心中。
有人把自己一片空虚的内心筑成一个茧,然而里面空空如也,就算茧壳腐败也不可能化出彩蝶;而有人将自己内心荒芜的土地用知识犁过,播下一种愿望的种子,那么他终将收获属于自己的青碧世界。
顾老师,你属于后者。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逃离充满压力的现实,而是更勇敢的直面你所处的世界;不是抛弃为人师为人妻的责任,而是丰富自己的内心,回来更好的承担这份责任。
相似的,或许你会想到三毛。这终生漂泊的奇女子为着自己心中那棵橄榄树的生根,经受着不同风景,不同文化的洗礼;为着“怕是错把他乡当故乡”的无依,用双脚与心灵描摹着陆与海的轮廓。世界的样貌一点点在胸中清晰,那些昔日的欢欣的笑声与痛苦的泪水在骨髓中烙下痕迹。纵然三毛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归乡”,这“他乡”她也已览尽,找到自己的意义。
抑或你会想到徐霞客,山的奇峻与与厚重在他心中;想到郦道无山的生机与脉搏在他心中;想到余秋雨,死的古迹残桓在他心中复生;想到司马迁,恢宏的传说与蒙尘的真相全部在旅途中印在他的心里……于他们而言,这世界的图景再不是从虫蛀落灰的陈旧竹简上看来的暮气沉沉残缺不全的想象图,而是和门前院内盛开的闲花一样充满生机与现实感的——他们的世界。
空虚的心灵是生的坟冢,你亲身经历过的那些才是足以支持你行走人生的动力。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当读的书够多了,心灵的画面已经绘上了框架,总要真的去看看,给它添装加彩。书中在生动的描写,也抵不过亲眼看见那震撼的瞬间。
或许有一天,你看得足够了,心中的世界已完全了,或许你会回到学校继续做一个心理老师,但有天地在心,心境定也会更开阔吧?
一个学生
2015年5月16日
作品三:
世界那么大,你要去看看
作者:王雨菲
青蛙坐于井底,只关注自己周围的狭窄空间,认为这便是全世界,殊不知井外广袤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你愿意做偏安一隅,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吗?
新航路开辟伊始,哥伦布坚信向西一定能够发现新大陆的存在,于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他踏上了航路的征程,并顺利的找到了美洲大陆的存在,尽管与他的初衷——发现亚洲大陆仍有偏差。他对世界未知的渴求,对思想解放的希望,促使了他终见证了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奇迹。这是走出去看看的魅力,在好奇中探索,在未知中发现,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世界。
世界是属于行者的,乐于走出家门的人是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无论是否喜欢,都要去有一次尝试,不然来这世间一遭,又体味到了这世界的什么呢?徐霞客游转于山水之间数十年,见过秀丽山水,也遇过艰难险阻,这段旅程中,他不仅见识了世间万物的雄伟奇特,也习得了许多民俗风情以及生活尝试。安土重迁的人们认为这些景观在网络电视上一样能够将全世界一览无遗,但若不是身临其境,怎体会这置身于其中所感悟出的情怀。诗人之所以能做出千古名篇,无一不是在世间经历种种才挥笔而就。杜甫见到了世间百姓被官兵欺压致使家破人亡而作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苏东坡畅游赤壁,怀古论今时作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白居易偶遇琵琶女,琴声感伤中作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种情义,温度,真实的触感,只会回荡在行走间,刻印在足迹间,岂是一张图片几句简评便可包罗万象?
人类的最高智慧是哲学,而哲学又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世界的思考,人类何以进步?正是在对未知的世界一点点的探索中而成。于是我们便有幸见到了这样发达的社会,并且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清朝的闭关锁国一直压制着我们外出探索的脚步,国力一度衰退,无任何进步的恐惧,而欧洲各国已经努力探寻,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坚持改革,使地位迅速提升,这鲜明的对比,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开眼看世界”的重要性吗?若固字一地,那么世界之大,了解的便只有这微不足道的弹丸之地又怎能欣赏到与众不同的神秘与新奇。脚步被限制,身体被限制,思想也被限制,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人无法享受不一样的精彩。
世界太大了,也许我们不可能看到全部,但是否愿意出去看看是一个人对思想和行动解放的表现。只有走出去,才能博采众长;只有走出去,才能感悟世间万物的精妙;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拨开这个世界周围的迷雾,认识也就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价值。“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女老师迈出了她探寻世界的一步,也迈出了丰富人生的一步。世界这么大,你要去看看,世界这么大,你值得去看看。
高三年级第7-9周国思学员优秀作品展
作品一:
不在寂寞中平庸,不在无声中销匿
作者:程凯琳
细雨打落罗衫之上,无踪无际;闲花飘落石路之中,飘散如烟。虽听无声,看不见,但谁又能说着感情不滂沱,这真意不震撼。解开那浮涌的薄纱,深探那厚重的心灵,便会发现默默如细雨闲花,却有着最深沉的悲悯和最铿锵的内心,在无痕中挽救时代,在无声中炸响惊雷。
那些无声的捍卫和坚忍,凝聚成闪亮的光辉和不可言说的重量。生长在流水百年的沈从文,自小便拥有水般的柔情。他将自然的美,人性的美编织成美丽的梦,并希翼用这梦去拯救日渐衰落的中原文化,企图用尚未被边缘化的苗族血液往中原以感召的办法。只是处在血风腥雨中求生的民族,不太懂得他传达爱的方法。不被理解时,他就默默工作,直到最后也从未消退过他的倾心。虽然,他从未向时代高声呐喊,也从未对民族振臂高歌,但是历史证明,这般如细雨闲花般无声的爱终成无法泯灭般的印记,矢志不渝的救赎终就人生的清辉。把忧愁和情感埋藏心底,泻于无痕,默默承受,静静,想必这便足以让青史折服,令后世哀叹。
低唱浅吟,牧歌散曲,不代表它不如繁篇急弦般震彻天地,也不以为它不比青黛红妆般华丽热烈。“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感叹着。那个时代,社会动荡,贵族与底层矛盾激化。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愤懑偏激。相反,他用宽恕与爱给英国开出了一剂良方。《双城记》,《雾都孤儿》,仁慈如狄更斯,他捕捉了那个时代的氛围,用故事告诉人们:流血只能造成更多流血。他用一支笔写成生命的孤注一掷,用不争春香的奉献铸成人们的觉醒。最轻柔的文字却拥有最深切的真情,最平凡的语调诉说出最有重量的肺腑之言,落地无声,却亦给时代刻上真切的烙印。
似乎如细雨闲花般无声无息无所作为,但恰恰这样的他们才真正拥有最饱满的热情,能在深渊中带来光明:只是喧嚣的当下,又怎能读懂这般无声中的奋勇疾呼?当无数青年痛骂着体制的腐朽,却只甘于平庸做了“蚁族”,又有谁能存一份平淡和骨气,为社会献力?当人们处于赶潮之势在微博上点起一片红蜡烛,又有谁真能心存一份对受难者关怀?当人们的双手被浮躁镣铐,这样的高声呐喊便充斥了虚假,这样的展示自我便带上了声张。但那份细雨闲花的无言,竟无时无刻不彰显出无需宣告的厚实和洗刷了偏激的大爱。如梵高,似乎始终空手却在漩涡中画出燃烧的向日葵,如卡夫卡,未给世界下战书却掀起文坛的波澜。
如此,便更显示出细雨闲花无音中的力量。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但是,不要因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因苟且而得意洋洋。如他们,虽“看不见”,但那细雨却绽放温暖世间的精魂;虽“听无声”,但那闲花却滋润了一方水土,宁可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将寂寞化作动力,将漠然无声化作奉献,心有明镜,昭然往之。
拥有想别人停止诉告的大气,散发平淡却最明亮的光辉,歌唱宁静也最嘹亮的歌,细雨闲花,落地无声却响彻天地。
作品二:
细雨闲花,皆甘寂寞
作者:吕嘉怡
风过檐铃,雨落空林,但见闲花委地,落于黄土;细雨湿衣,隐手帛缕;细雨了无痕,闲花听无声,鸿蒙天地之中,它们皆甘寂寞。
寂寞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是一宗困于世俗而心自悠然的明朗;是一种源于名利而内心清醒的超脱;是一种于喧嚣中独守的坚持,是一种不肯流俗的姿态。
人生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人,匆忙而过,谁解寂寞无言的境界?
若前进一步是热闹到浮华,不如退一步以求独守内心,于寂寞中保持完全独立的人格。进一步,屈原不再是屈原,而是辗转于六国之间,似张仪,沦为先秦一说客。然而退一步,行吟楚泽,而不忘国计民生,甘做细雨滋养世人,甘做闲花零落成泥,魂归脚下祖国的大地。哪怕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你甘守寂寞,矢志不渝。进一步,陶潜不在是陶潜,而是沦为沉沦与宦海,起伏于世俗的汲汲名利者。然而退一步,躬耕南山而不失生活之野趣,哪怕生活已为五斗米所闲,亦甘独享“清早启柴扉,见落英缤纷,深山无人知”的寂寞。任他尘俗世人大赞牡丹国色且手把芙蓉,我自东篱采菊,南山独坐,赏一场春雨,品一地落寞。这样的寂寞近乎诗意。
这便是细雨闲花的寂寞,只因无人懂,无人会;然而它们是安于这样的寂寞的,毕竟这寂寞带来的境界与人生之道又岂是所谓热闹所能给予的。
如今走在城市中,街上车水马龙,穿行于如织的人流中,耳边的喧嚣不去,夜晚的街道,迷离的霓虹灯亮起,重金属摇滚之下隐藏的是一个个不甘寂寞的灵魂,一颗颗浮躁跃动的内心。人们生活在一片热闹中,精神世界却越发近于空白,空洞和麻木。细雨的淅淅沥沥早被摇滚的“震天声”掩埋,闲花的柔弱身姿早已被疾驰而过的车轮无情的碾轧。
我多么羡慕那个逝去的年代,彼时有曹雪芹放弃虚名,于寂寞中批注十载,终成《红楼梦》;后来有李叔同放弃荣华,于寂寞中遁入空门,完成佛学著作;再后有钱钟书拒绝名利,可寂寞中编织文字,筑一座“围城”。这是细雨闲花般的寂寞,亦是细雨闲花才有的寂寞。
你若想做细雨闲花点缀这世间,便应有甘于寂寞之心。如此,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方可显现。
作品三:
细雨闲花方得境
作者:白睿阳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短短两句,意蕴悠长,不觉使人想象出一幅踱步雨中,轻赏闲花的恬淡图景。而这番光景,于今,可还安在?
仰望高楼林立,侧目行人匆匆。或许“细雨”尚有老天垂帘,而“闲花”却已了无踪迹。今之众人,疲于奔波在各类职场,甘愿被庸俗铐牢,被利益浸染。而闲花之地,也早已被夷为平地,换之一幢幢摩天大厦。有人说,活在当下,就应摆脱历史姿态,追求现实。然而他们殊不知,慢赏闲花,独步细雨一时一种淡然超脱的人生境界。
佛云:胸怀空空,却留有万花出香。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背离庙堂之高,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成就了他的背影,虽没有厚禄,但又何妨?宁舍弃利益,也要换得内心的恬淡与舒畅,他便是陶潜,东来抒啸,悠见南山的陶潜。也正因如此,虽清贫,却得人生之境。
我想,即使如此,那些屈于当下,为钱奔波的“官奴”,不免又要嚣叫。毕竟像个太远,世殊时异,车轮已滚滚向前不复存在,然而这就意味着“细雨闲花”就此失去价值吗?
当然不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亦可见一位人民教师的精神追求。虽是简单一笔,但却足以使人读出那犹如三毛远赴撒哈拉的心之所向。这种情怀不会被利益所羁绊,不会因周遭的白眼和禁锢而消散,因为它源自于一个人内心最本真的想法。
是的,细雨湿衣不见,闲花落地无数,来自于自然,归于自然。而身居高位者却不愿放手利益,摆脱光环,始终压抑着这朴实的想法,因而“高处不胜寒”,空虚与寂寞便会趁虚而入。而倘若懂得舍,不用刻意回避,放下身段,或许“细雨闲花”的姿态则更能丰润他的精神世界,带来内心的充实,这种愉悦,未尝不比他赢得第一桶金来的更惬意。而这种人生或许才能称之为境界。
如此,不妨停下匆匆的脚步吧。自悟一种清凉,自守一份安逸。哪怕是驻足在一颗普通的花树下。抬起手,低下头,轻嗅起静雅,清幽的魅力。亦或是挑一个淅沥雨天,漫步其中,观路人的疾步,静静微笑。若能感受到这份古之淡然,我想便是体会到了真正的闲花,无声而落,落在现实的泥土里,再化春泥,没有人甘愿做优越的奴隶,以此滋养内心,更能成就人生之境。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愿与你初见,让我的修行之路,由你开始。也愿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的心灵,重现真正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