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大学公布研招复试资格线那天起,这群持有清华大学准考证的考生就“不安分”了。终于盼到了复试的日子,获得“入场券”的考生,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简历,整装待发。如果这次成功,以后就可以踏入清华这所驰名中外的高等学府,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在最美的年华里为追寻梦想而奋斗。
环境学院:专业人谈环境事
“作为环境专业学生,我们应该从一个环境人的角度思考,谈到环境问题时,不能一味悲愤或是无奈,见解要专业。”面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14位导师的强大阵容,小楼一字一顿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环境学院,每节课前10分钟,老师都会慷慨激昂地讲述环境问题,以期唤醒学生的使命感。但理想是崇高的,现实是严峻的。环境学院的学生缺少的不是社会责任感,而是更专业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小楼希望在环境学院学到更多前沿知识,做解决环保问题的专业人,而不只是发现环保问题的呼吁者。
考生佳佳虽是女生,动手能力丝毫不亚于男生,针对PM2.5问题开展了自己的行动。“我们测试了教室内PM2.5的浓度。从季节来看,秋冬季大于夏季;从每天的时间来看,PM2.5的峰值集中在上午8时至8时30分之间,午后的1时至3时之间会低一些。大风天气会对浓度有改善作用。”“那么你能解释一下峰值出现的原因吗?”在座的老师很愿意和佳佳探讨这个实验。“可能是因为大气边界层活动沉积了一夜,浓度会高一些。随着午后人员的流动,空气流通起来浓度会降低。”话音刚落,老师们饶有兴趣,忍不住多问几个问题:“PM2.5的浓度?”“单位是什么?”“国家现行标准是多少?WHO标准是多少?”佳佳有条不紊,对答如流。老师们被她的专业性打动了。
在这里,英语的考察并不局限于自我介绍,老师也会用英语提一些专业问题。但如果考生回答不出来,老师也不会步步紧逼,而是换个句式问。这让考生的紧张和不安烟消云散,回到最佳状态。
“这已经不是我们的‘首面’了。”环境学院副院长左剑恶说,在这次复试之前,已经针对留学生进行了远程面试,针对在职考生进行了分组团面试。除了专业知识,对心理的考察也进入复试中:“班级里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你喜欢他什么?”“你在做学生工作时遇到问题怎么办?”……“我们的基本原则是挑到最合适的人,心理考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左剑恶说。
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人”敢为天下先
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坐落着一个金融学院。这里的学生喜欢自称“五道口人”。他们研究的是全世界顶尖的金融。
3月12日,在这个学院的候考室中,一群考生正在等待一场激烈的“金融碰撞”。他们个个西装革履、精神焕发,俨然金融界的精英。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实验班的叶子是上午参加复试的最后一名考生。她面带微笑、胸有成竹地坐在考官们的面前。“你的简历中有一篇论文是关于‘余额宝的推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你可以跟我们谈谈这个论文的研究过程吗?”显然,老师对时下正热的余额宝起了兴趣。“我用了α、β参数进行分析……”“那么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余额宝还会存在吗?”老师的问题逐步深入。“余额宝从之前7%的利率降到现在的4%,已经有所回落。但是我认为,余额宝消失是不可能的。因为相对于传统的理财,余额宝仍然有它的优势。并且,国家不应该因为它对其他市场有影响就取缔,或者无影响就放任自流。”叶子始终保持微笑,回答得不紧不慢、恰到好处,获得老师的连连称赞。
在五道口金融学院复试的考生,各个不仅气质非凡,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他们时常中英文结合,甚至英文成了更自然的表达方法。
“我认为,金融就是解决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风险管理。如何在风险控制到最低的基础上,获取最大收益是我感兴趣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的卞雷云虽然本科专业是数学,但从大一开始就踏上了“金融路”。“你认为数学对金融有哪些作用?”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同样是数学专业的复旦大学孙淑妍回答得头头是道:“金融学是理科和社会科学的桥梁,数学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金融学的建模、动态数字处理、评估,都需要利用数学工具来完成。”
作为本次复试的“主问”,金融学教授朱玉杰更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所谓金融,在数字的背后,还是和人打交道。”他认为,专业知识可以后期培养,但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在金融留学热的浪潮下,朱玉杰更希望学子们留在国内金融学专业发展较完善的高校,学习金融学知识的同时,深入中国实践。
新闻传播学院:听得了两会,玩得转新媒体
“你认为通讯社的实力应该从哪几方面评估?”3月16日下午1时30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环球资源厅里,一场有关新闻传播学的深度探讨正在进行。“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评估,即新闻采集力、分社布局和全球影响力。”新华社记者秦彦洋答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招的是在职人员。复试这天,来自不同媒体的工作人员集聚一堂。与其说这是一次复试,不如说这是一次有关业务的探讨。每位记者谈及所从事的新闻业务,都如数家珍。
新闻与传播学院二楼,空气里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息,新闻与传播学学术硕士考生正在这里复试。“你从政治学和新闻学的交叉点谈论一下两会期间的新闻报道。”本科是政治学专业的何欣禹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她很自然地从“反腐”角度作答。“互联网塑造了哪些新的社会形态?”老师从两会过渡到了新媒体。“多元、开放、互动的形态,但也容易出现数字鸿沟。”虽然老师从两会跨越到新媒体,何欣禹仍然“跟得上”。
考生何琰在回答“众筹新闻有没有前途”时,对相关背景如数家珍,并引用凯文·凯利的话:“未来其实已经在这儿,只是分布不够均匀罢了——用在众筹新闻中就是:它有一个运作的原理,一种有生力量蕴含其中,只是没有爆发出来。”老师顺势追问了一个关于受众如何辨识新闻的问题。何琰说想到了《真相》这本书,副标题就是“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该选择相信什么?”。其中有六大基本原则可以参考,比如内容是宣泄型还是理智型、内容是完整的还是断章取义的、信息源是否可靠、是否有隐藏的观点、信息有用还是冗余……
“我们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心理四个角度考察考生。结合时事,从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到普遍的新闻事件,每个切入点都可以出一道考题。”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说,每位负责面试的导师都有分工,分别负责时事、背景、专业知识的提问。这就要求考生既听得了两会,又玩得转新媒体,是新时代的全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