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的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分别为工美附中和艺美小学将合并而成的中央工艺美术附属实验学校,以及一师附小和景山学校将构建的北京一师景山实验学校。
“今年艺美小学已有30%的美术特长生对口直升到工美附中。”该负责人说,继两校进行深度联盟、一体化管理之后,明年将合并为中央工艺美术附属实验学校,届时艺美小学的新生6年级毕业时,将100%直升至工美附中。而艺美小学也会增加招收美术特长生的名额指标。
另一所实验学校则由一师附小和景山学校共同构建。一师附小作为办学主体,将于明年开始招生。实验学校的初中部则会托管给景山学校建设,并于2018年开始招生,初中部运营成熟后,景山学校将退出,实验学校变为独立的正式办学机构。到2021年,该校小学毕业生将实现全部对口直升。
新建11对深度联盟校
在东城区新增的11对深度联盟校中,共分为四个类型。
其中有5对对口直升校,分别为东四十四条小学和五中分校、新开路东总布小学和第一六六中学、新鲜胡同小学和二中分校、汇文一小和汇文中学、前门小学和前门外国语学校。
除新开路东总布小学和新鲜胡同小学今年入学新生可按50%和30%的比例对口直升外,剩余三对小学2015年入学的新生均可以30%的比例直升对口初中。
8种干部教师轮岗方式
1 机关与学校轮岗
机关干部到学校担任副职;学校干部到教委兼职。学校优秀干部与教委机关干部双向挂职(实职)培养,实现机关公务员与基层干部的交流轮岗。
2 机构与学校轮岗
研修员实际下校兼课,或到优先发展初中任课,改革选修课等。探索建立学校优秀教师兼任研修员与研修员下校兼课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机制。
3 联盟校轮岗
实施深度联盟的两校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两校干部教师之间交流轮岗。以学区为单元,在联盟内干部教师相互跨校兼课。
4 九年一贯制学校轮岗
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小学和初中干部教师实行中小衔接,干部教师跨学段交流轮岗。也就是说,在中小学衔接段进行跨校兼课。
5 教育资源带轮岗
组成优质教育资源带的相关学校,实施学生一体化管理,干部教师统筹安排,实现不同校区干部教师的交流轮岗。
6 学区培养基地轮岗
在每个学区选择1-2所优质校(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建立“教师培养交流基地”。学区内统筹一定比例为教师招聘指标给基地校,由基地校统一招聘、统一培养、统一储备、统一使用,学区根据实际需要,将教师分配至相应的学校。
7 城乡一体化学校轮岗
承担城乡一体化任务的学校作为资源输出单位,统一管理原校区和新校区的教育教学管理,有计划地安排两校区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8 人才资源共享
通过实施名师名校长工作室、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名师导学团等多种方式,实现优秀教育经验、成果的资源共享。
东城600余骨干教师将轮岗
北京市将建教师轮岗激励机制,包括职称、奖金等方面
为解决学校之间管理水平和师资条件的差距,北京市将推进干部教师轮岗,并将该经历纳入教师评优、评特、评骨干的必备条件之中。
另外,近日东城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在9月开始的新学年中,该区将有1618名教师参与到学区内轮岗。
骨干教师拟区域内轮岗
近日,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力争在三五年内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北京将会调整义务教育阶段一般学校和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的比例。
轮岗考核合格可直升骨干教师
近日,东城区已率先启动了干部教师轮岗工作,在2014-2015学年度,该区将有1618名教师以学区为基本单元,参与到交流轮岗之中。该批教师中有611人具备高级职称或身为教学骨干,超过轮岗总人数的30%。
这是东城区为缓解择校热,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一大举措。东城区将以学区为基本空间单位,采用校际联盟、九年一贯制、优质资源带等共8种方式轮岗,实现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据东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参与轮岗的教师将有一定的考核标准。坚持三年以上,且每年度考核合格,将直接认定为区骨干教师。已经是区骨干教师的,将优先向上一级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