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浩(清华附中)
生活在首都这个“号称”首善之区的地方,却常常是出门便会看见成片的灰色,仿佛是一块碧玉放在一个角落两千多年,满载着泥土;有仿佛是一张破旧的网罩在天上,积聚着尘埃。但首都,并非因为你两千年的历史而显得如此“厚重”,而是因为那才放两百多年的西洋鼠辈发明的一些破技术。不知你这个看惯了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景象后突然有了这些破玩意你有什么感受?它很厉害么?是的,它使人们自然的田园诗般的关系被破坏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利益。
人们红了眼般的向你聚来,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正如一群在外漂泊的兄弟姐妹回乡看望老母亲,她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应当是高兴的,但她要为子女做饭菜,对于一个老妪来说,又何尝容易呢。然而,子女关心,终给老人带来了幸福。然而你为来到这里的人,默默地提供着土地,水,空气。然而,他们用这些东西,建起了一幢幢的工厂,烧起了一个个锅炉,挖起了一座座地基,随着风,它们飘转在你的上空,你忧心忡忡,升起了“薄雾”。人们却还以为首都成了“太虚仙境”一时传为佳话。但过不久,那个叫PM10的数据开始作响,它的兄弟PM2.5也闯入了人们的生活。
直到现在,你上空污浊的空气不仅使我们喘不过气,也让你觉得举步维艰,当繁华变成喧哗时,注定了这个社会的浮躁,你的命运,也就在情理中了。现在,人们终于被逼得不行,要点起灯来,驱赶这不速的黑暗。
原来读《岳阳楼记》时,见“连月不开”总觉夸张,感受了范文正公的气势,而如今,我们的头顶却上演着这一幕,但很多人,但并没有“感极而悲者矣”,不得不说,这是个遗憾。
那盏灯并不是以燃烧放出烟的煤为代价换来的苟且的光明,而是来自宇宙,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走到山穷水尽,人们才知道自己的过错。100年前,你望着欧洲的伦敦,50年前,你望着美洲的纽约,而如今,伦敦和纽约却在望着你——为什么人,就一定要绊倒在前人倒过的石子呢?省下的伤痛,能转化为多大的力量去更好的前行啊!
我们为你亮起那盏灯,为的是求得你的宽恕,也为的是后来人,为他们亮起红灯,是为了他们幸福的未来。
最后,是笔者的拙作,我,是一直渴望亮起那盏灯的:
蓬莱仙境人人赞,谁料首都患“阴霾”。
仰望安得见日月,远观和可辩黑白。
煤炉滚滚烟海起,笼罩重重口不开。
直愿引风向日美,中原万里绝尘埃。
——长风破霾会有时,直挂蓝天济百姓。
点评:关注社会热点,体现人文情怀,承载社会责任。文章思考深刻,富有个性,结尾的七律为全文增色不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