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高二

高考大作文猜题系列——追光路上

时间:2025-04-07 17:22:26来源:发布:访问:
 
       2025高考预测题目之七(2024一零一中学三模)

       “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面对行刑者做了人生最后一次讲演。)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中国的青年)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鲁迅)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绝笔诗》)
       “我只是萤火之光,怎能与皓月争辉。”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这世上恐怕没有什么,比仰望星空更能感知梦想的引力,比追逐星光更能激发他所未知的热情。”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追光路上”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文体特征鲜明、突出。


       . 仔细体会下面三篇文章,思考老师所讲的根据题目形成说理层次。

追光路上
白*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追光是人类的天性,人类祖先走出阴暗的洞穴,来到光明明亮的平原上,为了追寻一点光芒而走上艰难而危险的进化之路。
       光在文学作品中被视作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它代表青年人的理想和过来人的情怀,永远像灯塔般指引方向。光是一个前行的目标,就像一位前程的信徒衣衫褴褛,前往传说中的圣山朝圣,光是一切挣扎和反抗,一切追寻的终点,如果没有光,文明将无法延续。人类文明中宏大的光,是人类对社会进步,步入那个太虚幻境般的平等社会的向往。而微小的光则是人性中的善良。小到一次捐款,大到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都是人类为了创造一个光明世界做出的努力。尽管质疑的声音在我们心中回响:乌托邦寄托了多少梦想家对人性善意的幻想,但它作为空中楼阁,人们早已经在眼泪和献血的浇灌下痛苦承认,乌托邦永远不可能降临于世。但是,乌托邦带给人类的光芒 不可忽视,它的诞生便是人类对于平等与幸福的追求,只是存在便可昭示人性中善意和温柔的情愫。乌托邦证伪途中一系列的反乌托邦著作,也深刻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文化体系,可见,光是人类一切进步的终点和目的。
       如果光是一个美好愿望,那么追就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桥梁。走在追光路上,实则就是走在一条追求理想,让蓝图成为高楼的创造之旅中。光芒之所以是虚幻的,就是因为它的遥远,追光路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在激流和山谷黑夜里双目发盲,慌张而迷茫行走的艰险探险之路。指引旅人前行的应许之地飘摇而遥远,道路漫长,黑暗中滋生恐惧,在这样一条希望渺茫的路途上行走,支撑旅人们的信念,正是光在遥远未来一声声轻柔的呼唤。
       勇气的来源是信任。正因为一代一代勇敢的人,纵身一跃,在危机的时刻,凭借着人性中高贵的信仰力量和他们对于理想未来毫无保留的相信,坚持下来,在时代的洪流中力挽狂澜,保存希望的火种,留给后人微弱绵长的曙光。
       光是人类走上追光路的终点和动力,人类追逐光芒,接近它,触摸它,甚至最终取代它,这条路让我们拥有光彩,追光者也是照亮人性和宇宙的光。

       【点评】45分,文章能从“光”与“追”两个角度来阐述。对光有两个层次的论述,对追的论述还不够深入。追能建立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追,可以更为深入。

追光路上
熊*昕
       在每个人有限的生命里,都有一道闪亮的光照耀着前行的路。光是信仰、理想、美好的未来……我们从光中获得希望和动力,而热忱的决心推动我们持续走在追光路上,追寻着自己渴望的辉煌,创造着属于世界的亮丽光景。
走在追光路上,我们要找到那强大的精神火炬从而在路上获得成长。以光为目标,明确了人生的方向,激励我们找到榜样和标杆,并努力向其看齐,获得成长。在战争年代,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光照耀着无数战士投身革命;在航天技术落后的时代,探索宇宙、服务科技发展的光照耀着宇航员克服人体生理极限奔赴太空……而在今天和平与科技发展兼备的时代,我们更应着眼社会与时代的问题,树立自己解决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使命的决心,以对世界的美好愿景作为精神支柱,在追光路上稳步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塑造着我们的品质、提升着我们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在完成使命的进程中迸发出更大的能量,引导我们成为一个真正上进的人,而这强大的上进心持续释放动能,推动着我们实现追光的终极梦想。
       走在追光路上,教导我们上进与奋斗所能给予的,不仅仅是刚劲的体魄和心性,还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它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虽有不同的信仰、理想,看似是在不同的路上分别前行,但每一个追光人其实都走在同一条渴望世界大同的大路上,每一步都是对同伴的辅助,他们携手共进,带着全世界人民走向美好未来。它让我们明白,追光所涵盖的更重要的意义是普惠天下人民,建设一个更加和平、开放、包容的世界。它让我们懂得,道阻且长的追光路上伴随着革命与牺牲,而推动最终追上光的是一代又一代追光人的坚守与传承,是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放眼世界的情怀支撑着无数追光人披荆斩棘到达胜利的彼岸。因此,不论在任何时代,都应将自身与世界相连接,心系天下人民,投身于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中去,追寻我们共同的光。
       一个被光照耀着的人,在任何困境下都能重新站起身再次奔跑;一段有光的人生,终会驱散黑暗,点亮身旁无数的人生。

       【点评】46分。文章能紧扣追光来形成论证层次,一个是人生方向,一个是博大情怀,并且在举例与分析方面有不错的呈现,层次上形成纵深,在考场上能更好拿分。

追光路上
柴*辰
       飞蛾生来便有着趋光的特性,即使烈焰焚身也不在意。人类在嘲笑飞蛾创造“飞蛾扑火”典故的同时却也在一代一代做着相同的事。事实上,“追光”并非孤注一掷,它的征程与路途才值得被人们称赞。
       光是美好事物的开端,古今往来所有神话,均以光为神造第一物。视其为一切美德、梦想与人类向往的总和。而追光路上,便是指为了真理、理想等美德与追求拼尽全力的过程。
       而既然是像飞蛾一般“扑火”的过程,追光便不可避免有着障碍和险阻。然而,正如凤凰涅一般,光带来的火与热,是为了磨练我们自身,从向光而生中淬炼出坚不可摧的意志。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为天下大同之光奋斗终生,在一次次的痛苦与艰险中,他越来越接近了自己的仁道追求,著书《春秋》以发扬己身之追求。既然心已向光,便不再惧那热与焰。
       然而,有时人们逐光,并非是为了那“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片刻安宁,而是为了将这光洒向天下的每一个角落。追光路上,是他燃尽自己,不求己身而争苍生的品质。这其中,有恽代英“烧掉旧中国,诞生新中国”的夙愿,也有鲁迅肩托“黑暗闸门,放他们到光明地方去”的信念。他们一生未见到光,却在追光路上拼尽全力,为后人指明方向。
但是,在我们如康德所言“仰望星空与人类道德准则”时,也请跳出悲情的个人英雄主义视角。并非人人都是革命者,有那般勇气与胆量,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鼓励并赞扬真善美的社会:有了“见义勇为”的法律条例,我们才能在“敬老爱幼”的美德之光路上更进一步;在放松科研要求的制度下,科研工作者才能专注于纯粹的“真理之光”上,不受世俗之侵扰。当社会回归于对个人追求的多元与宽容上,人人才能有追光之机会。
       而当人们执着于光时,他们自身也在路上逐渐变为光,指引后人。自谦为“萤火之光”的氢弹之父于敏被追授国家创新奖,并建立于敏资金,以资助更多有核物理志向的青年人才。在追逐外在光辉时所显露出的人性之光,同时也是我们追逐的目标。
       当今世纪,总有许多人试图以闪光灯、聚光灯偷走我们的目光与方向。此时,请仰望天空,找到内心所向往的光。然后,追逐它直至我们与那光合二为一时。

       【点评】46分。文章以“飞蛾扑火”来引入论述,从追光对成就“个体”“成就他人”两方面进行论述,进而谈追光不能道德绑架,更需要背后的社会的宽容;进而再谈应化身为光。整个文章的论述层次非常清晰,说理也很不错。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