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高二

【高二·语言之“变”】孟凡一(北京十一学校)

时间:2017-07-14 11:11:37来源:发布:国思访问:
  作者:孟凡一(北京十一学校)
  作为汉语的代表,《现汉》的每一次修订都备受关注。那么,《现汉》的这些修改究竟符不符合它本身的定义呢?
  众所周知,语言是能让人与人之间交流便捷的东西,它是交流的载体。某种程度上说,说一门语言的人决定了这门语言。既然时代在变迁,我们就应当对语言作出适当修改。
  《现汉》是汉语的标志,可以作为一种语言的“官方解释”。语言的墨守成规,会限制人们的思想,长此以往,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力就会慢慢下降,进而是人民素养的普遍衰退。鲁迅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当时中国人变得麻木的一个原因是,文言文太过繁杂,人们想学学不会,渐渐地就无法表达自己了。而那些认识几个字的人,只把文字当作卖弄的工具。这便使得语言失去了它的意义。这是语言长期一成不变带来的极端后果。可见,若语言与社会发展脱节,于国于民均无益处。
  语言的变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当代,外来词与网络用语很常见,人们使用它们来表达自己。即使《现汉》不做修改,它们依旧在被使用着。在日益开放的时代,很难去限制语言——交流是人的本性。与其不伦不类,不如对此给一个明确的定义,让不了解“新词”的人也准确使用它们;意思统一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意识就更快更强了。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合作,准确表达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语言的与时俱进更能促进文化融合。在这个“地球村”概念越来越现实化的时期,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避免的。贸易往来可以拉动经济,文化相融便是更基层的认识——互相认可。而文化交融的结果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人们想要简单明了地表达新奇事物,同时还指明特点——外来的。人们用自己认为合理的形式来表达很顺理成章。想仅仅通过不修改《现汉》来企图阻止它,并不明智。
  词典因使用者而变,语言因文化相融而变得更加包容,都不是什么包袱。我们对语言的考虑,并不需要那么深远——我们只需要做适合现在的自己的事。后人自会根据现实情况来改变。就像我们在做的一样。
评语:(43分)文章思考问题比较全面,观点清晰,有一定逻辑性,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guosi/dianping/gaozhong/gaoer/2017/0714/7443.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