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课程

查看所有
高二

【高二·词语变化的波澜】张月辰(北京八中)

时间:2017-07-14 10:56:32来源:发布:国思访问:
  作者:张月辰(北京八中)
  《现汉》的修订,变得与以往不同了。一些外来词语被收录进去,使词典不再只拘泥于“汉语”,而把目光转入到“现代”。但有人却担忧这种变化,觉得这场波澜让《现代》“不纯”,然而,真的需要这种担忧吗?
  词语的修订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生活。从语言习惯上,反映了人们的真实社会环境。“NBA””MP3”能让我们更简洁地表达出基本意思。把这些词语录入词典,把它们规范化,这难道不是每次修订的意义吗?收录它们,能让我们对这些外来词语有更准确的认识。但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入侵”,若把这些词收录到词典中,会对本国文化有影响。
  归根结底,这种担忧是部分国人对本国语言的不自信,害怕汉语被其它语言影响。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担忧。能够坦然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词汇,并将其收录入词典,正是体现了我们本国语言的强大。而对于外来词,我们采取的是包容的态度,这是一种自信的姿态。只有语言根基不强的国家,才会害怕外来词。因为本国语言不深入人心,无法让人民使用最便利。但汉语博大精深,而文化的魅力不在于它一成不变,在于它在变化中仍然拥有其本真的内涵。语言更需如此,它用于交流。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是现在语言变化的主要原因。敢于收录外来词语,体现了我们作为大国的包容,是我们自信心的体现,而这种自信也极为重要。
  因为只有有了对于语言的自信,才能使国家更具有凝聚力。如果人们对于语言始终持有不自信的态度,那么渐渐只会使这些变化成为一种玩笑,一种消遣,只认为其是消极娱乐的产物。我们始终不正视这些变化,但这些变化呈现的是人们的真实生活。逐渐,人们便会失掉对于语言的自信,心中便会渐渐消减对于文化的正视,国家就不能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所以,正视语言的变化,自信地去包容外来词,才能使国家发展强盛,人们心中也会更自信。
  所以,《现汉》的修订不只是一次波澜,更是大国对于语言自信的表现,而那包容,更是“海纳百川”的信念,才能使国家凝聚!
评语:(43分)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深入分析了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集体心理,论证充分,是一篇较
            好的议论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国思网立场
本文由国思语文授权国思网发表,并经国思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国思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www.guosiyuwen.com/guosi/dianping/gaozhong/gaoer/2017/0714/7439.html
返回顶部 招生简章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