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往往指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悬,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当然,对英雄的定义各有不同,我们的生活中也从来不缺乏英雄:他们或执着梦想锲而不舍,或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或在某一瞬间爆发出人性的光辉……请以“我(们)的英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在800字左右。
在“我(们)的英雄”作文题目中产出数篇佳作
很多学生写出了高质量的好文章
甄选几篇供大家赏析
文末孙老师的点评供各位推敲理解
我的英雄
作者:张*阳
你虽生于金国,但流淌着汉人血液的你立誓要建功立业,为大宋捐躯。于是在那个惊心动魄的黑夜,你疾驰一日一夜,追回失窃兵印,带领十几兵卒,偷偷摸入敌营,只杀得金军落花流水,之后便快马加鞭,一骑绝尘奔回南宋。那时你年仅二十三岁。
初入官场,宋军便遭遇符离之败,新败之下,朝廷内外畏敌情绪弥漫。你慷慨激昂的《美芹十论》石沉大海,你“无人会,登临意”的慨叹最终还是随风飘散。
步入中年,屡屡立功的你却蒙受排挤陷害。在那个主和派当道的时代,在那个“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时代,你虽有一腔忠烈气,却没人给你机会去“看试手,补天裂。”面对不停不休的西湖歌舞,你的坚守不过是蚍蜉撼树,注定落得失败的结局。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誓逼金军节节败退;叙如今,人生几度秋凉,梦回吹角连营,醒时白发更生。你似乎收起一腔热血,“以力田为先”,在稻田中漫步,听取蛙声一片,走进小村,陪“无赖”小儿玩耍。但当你独上高楼,遥岑远目,一句“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却又充斥着难言的愁苦。至此,我方才恍悟,在那一个个看似闲适的夜晚,你都在不断的沉淀自己。“既然无法上阵杀敌,那我便要让世人被我笔下的雄师所折服!”
于是,你将笔墨铸成铠甲,于是,你将诗词化作刀枪。北伐在即,年过花甲的你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壮心不已,登临北固亭,面对长江滚滚东去,借孙仲谋之典又抒发了你收拾旧山河的决心。偃武修文,你这一步的踏出多么艰难。诗词不过是文人墨客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当时又如何入得了大雅之堂。你字字泣血的控诉再难飞入寻常百姓家,你至死不渝的坚守也被当做冥顽不化徒增的笑料。
弥留之际,你猛地坐起,戟指大呼:“杀贼!杀贼!”男儿到死心如铁,生得悲壮,死亦悲壮!你的坚守好似一缕烛光,虽微弱,但却为万古如长夜的宋廷增添了一份光亮!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一夜鱼龙舞的元宵灯市间,孤芳自赏的不是美人而是你;雾岭云山、烟雨楼台,真正潇洒多姿的不是大江大川而是你。“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三闾大夫、司马子长、少陵野老,彻头彻尾的悲壮道路,你偏偏要走上一遭;沆瀣一气、蝇营狗苟、偏安一隅,明知报国无门,你偏偏不肯罢休。举世混浊,你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你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你虽立身于汶汶众生,却坚守住身之察察。世俗之温蠖难玷污你浩然之气,小人之詈语难动摇你赤诚之心。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辛弃疾,便是我的英雄!
我的英雄
作者:李*震
官场上的明争暗斗,你气定神闲;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你死不旋踵。我心中的英雄就是您——于谦。
你刚正不阿。从那个美丽的江南水乡走出后,迈向朝廷,早已注定了你风云变幻的一生。怎么也不会有人发现,那身披朝服的年轻样貌下,埋藏了一颗清廉正直的心。带着他,你开启了征途。
你清廉正直。初入朝廷,你便口若悬河,直言进谏,殊不知朝堂上下已被一个叫王振的奸臣掌握。面对他,看着他,你眼底满含怒气,额头出现青筋,内心涌动。转过身,甩甩袖子“只有清风”。是的,在那个满是雾霭,满是黑暗的官场中,您像徐徐清风,吹开了那朝堂中的黑暗,成了中国当之无愧的英雄!
你智勇双全。当面对瓦剌13万大军时,朝中文武百官早已收拾好行囊,当面对一片亡国之乡的京城时,百朝文武争先恐后地向皇帝上书“南迁,南迁!”面对满妇孺的城中,他们置之不理。你从喉中迸发出一声“言南迁者,皆斩!”
“论功,亨为多,晋侯”。面对着这个在狱中衣衫褴褛的昔日将军。你没有像他们一样向他投去讥讽的嘲笑。却将他委以了总兵官的重任。这种独到的远见与宽大的胸怀,朝野上下,鲜有闻!
“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哪里!” 随即力挽狂澜,上马亲征。带领22万将士在九门前排开阵势,血洒疆场!
北京,保住了;城里几百万人的性命,保住了;中华民族读书人的气节,保住了。从您坚定的语气中,我听到了对外夷的愤怒,对危难的无畏,对家国的热爱,一介文臣,有武将勇武之风,外夷何敢,犯我中华!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冠以谋反的罪名含冤受死。刽子手不愿下手,却迫于军法,被迫行刑。那天,百姓十里痛哭,刽子手每天坐立不安,最后以死谢罪。
曾经到过那不大的于谦故居。步入其中,丝毫不见一品达官贵人的宅子应有的气派。那群锦衣卫闯入你家时,惊奇地发现,居然只有破衣烂衫。后来将家中地面下掘三丈,却也空无一物。明朝一代清廉名臣,即使身无分文,也从不出卖灵魂。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愿我能读懂您一生的信条,我的英雄——于谦!
我们的英雄
作者:王*颖
空中的矢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您是祖国的卫士,也是我们的英雄。
您叫王海,可是您却选择了天空。
是啊,战争之初中国的空军组建尚未一年,多少从陆军中临时选拔出来的飞行员,仅凭几百架战机就踏上了硝烟弥散的战场,而他们面对的是拥有数以千计上好战斗机与无数精英飞行员的“联合国军”。
冲天的炮火携着云烟一路横冲直撞,战机的残骸夹杂着滚滚黑烟,从半空直直坠落,掀起滔天巨浪。都说刀剑无情,枪弹不长眼,战场上悬殊的巨大实力差距无异于毁灭——在自恃强大的敌军看来,这与以卵击石,毫无二致。
“我们当时还没打过炮啊。”您说,“只能边学边打,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掌握最多的技术。”
1951年,您的大队奉命出战,六架战机,面对的是美军六十架还要多的最先进的战斗机。一比十的巨大差距啊!这是在战场!——然而就是这样的战争,您率领着您的大队打出了五比零的惊人战绩!中国的空军无一伤亡——这是中国的空军!冒着烟火坠入海面的敌机绘成了中国空战机上的红星。
您的机身上那九颗红星啊!当时,每击落一架战机,机身上便会被绘制一颗红星——九颗!那是带着一去不复返的决绝与同归于尽的觉悟才换来的啊!
“我们胶东有一句话,老了不怕死,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对不对?”飞行员就位,飞机带着飘散的烟尘划过画面一角,“什么都不想……我带的那个大队里,没有一个孬种!”稿纸卷仿佛变成了操纵杆,被您直直地指向前方。白发老人的眼中映出昏黄的灯光,似乎一下子将无声的黑白照片点亮。
照片上是您年轻时的模样。手持头盔,身着军装,站在一架战机旁,高昂着头目视远方。
2020年8月2日,建军节的后一天,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您在采访中的那一席话,成了您留给我们最后的影像。
有人说,过了八一,老人终于安心了,因为您知晓祖国的未来已得安宁。
是啊,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列强在海对岸架起几门大炮就能轰开国门”的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凌,软弱无能的“清王朝”。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而为了这改天换地的如今,自1840年以来,冲在最前方,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和平安宁的人们啊,也同您所说,没有一个孬种!
我未敢想,还有多少人——甚至还未看到自己的红星,就随着炮弹的巨响与升腾的火光在浪花中远去,还有多少人甚至没有看到天安门上空呼啸而过的歼20与排浪前行的航空母舰!——而又有多少人面朝强敌,背护国民站到战场上时,他们的家啊,一样在日日夜夜盼着他们归来。常说乱世出英雄,但那些“英雄”也只是少年郎,只是年轻人!
但又有多少人没有等到回家的那一天!仅仅拿抗美援朝来说,就有19.8万人之多啊!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和平,为了世界,他们成为了“用头颅撞开地狱铁门”之人!
他们换回的和平正在当下延续。而每一代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使这盛景锦上再添花。所以啊——所以“英雄”并不是烫金的荣誉栏,古往今来,无数英雄的存在,是点燃中国气节的火;是照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路的灯;是警醒后人国泰民安并非吹灰之力的钟!
您啊,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够放心了。后来者——我们——将永远追随您红星的坐标,永远追随我们的英雄。中国,将永葆如您所愿的盛世。
您和无数像您一样的人啊,就是我们的英雄。